據《史記·鹖冠子》記載 ,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三兄弟誰最善于當醫(yī)生?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曰:“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fā)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播開來,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本鄉(xiāng)里比較有名氣。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y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這就是扁鵲所說的未病、初病、已病,而治未病才是醫(yī)術的最高境界。可是現在的人,甚至醫(yī)生都沒明白這個道理,以為只有真正生病了才進行治療,并且當病情很嚴重了,才真正重視起來。其實為時已晚。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物質也極大豐富起來,人們的觀念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好多大型的醫(yī)院也開設了治未病中心,人們也開始做一些疾病預防檢查。其實這就是真正從源頭來控制疾病的產生,把產生疾病的因素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這就是預防的力量。
上面所說的不過是關于人體健康方面,人體的疾病如能提前預防,就可以確保大多數的疾病不會產生,并且可以讓人體的亞健康狀態(tài)引向正軌。其實企業(yè)的安全也是同樣的道理。
今天我們公司進行了一場消防演練實習,雖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大家在寓教于樂中學習了怎么使用水袋、滅火器等滅火知識,雖是消防基礎知識,但大家對其進行了認真的對待,收獲不小。這其實就是中醫(yī)上所說的治安全的未病。也許,有的人認為,這有什么好學的,可是如果你沒去實際練習過,當真正需要你去做的時候,你未必就能熟練運用,可能就會手忙腳亂,到時候抱佛腳也都來不及了。
消防演練僅僅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其實安全預防貫穿在企業(yè)管理的各個方面,安全作為企業(yè)發(fā)展的第一要務,在這個以人為本的時代,國家乃至整個社會都對之極大的重視。首先我們應該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再從設備安全上,環(huán)境安全上,人員操作安全上去重視。做好員工的安全培訓、設備的安全維護、環(huán)境的安全整改,并且把所有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只有把安全檢查內容想在前面,安全工作做到前頭,才能從源頭上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這就是一個治未病的威力所在。
安全不是喊口號,而是要從思想上真正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只有全員心中都有安全的意識,并且人人都積極重視,積極參與。安全工作就如同我們每天要吃飯一樣,只要形成了一種習慣,并且深深烙印在習慣深處。跳脫出安全規(guī)章制度的形式,而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氣質。這才是真正的安全預防管理。
見微知著,細節(jié)才是安全預防的關鍵,安全管理必須從細微處著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個小小的螺帽就可能會影響整臺機器的運作,一個小小的裂縫就可能會導致管道的破裂,唯有重視,提前預防,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預防就是一個治未病的過程,治未病其實不是一勞永逸的,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并且貫穿在整個安全管理周期中,永不停歇。唯有重視預防,從源頭上重視,安全才不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