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味,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滋味。
張愛玲曾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字字句句道出生活中避之不去的煩惱。
而梁實秋《于是生活像極了生活》讓我眼前一亮,原來面對生活中瑣碎的惱人的小事,我們只要換一種心態(tài)去看待它,虱子也會由面目可憎變得憨態(tài)可掬。
梁實秋在我眼中不再僅是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更像一個睿智的老者,經(jīng)歷人生的風霜雨雪后,將充滿煙火氣的瑣事娓娓道來。透過清秀雋永的文字讓人不僅感慨: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情者。
梁實秋是真性情的人,他雖是大師,但沒有“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清高傲世。
經(jīng)歷了讓座風波,門鈴事件等等,他會認認真真記錄下來,調(diào)侃上兩句。對,是調(diào)侃。他雖惱怒,雖心里不痛快,但是他沒有怨氣沖天,沒有怒氣繞梁三日而不絕。而是用詼諧的語氣抒發(fā)了自己的小情緒,這是一種閱盡人生酸甜苦辣后的豁達和淡然。
對于生活中人們常常抱怨天氣的現(xiàn)象,他說了這樣一段話:“好像是一定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才算是具有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我看天公著實作難,怎樣做都難得盡如人意。”真情真語,令人莞爾。
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shù)人習慣戴著面具生活。久了,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本心。人本來就具有七情六欲,不必為世俗所累,失去自己天然質(zhì)樸的本性。嬉笑怒罵皆是文章,在自然萬物中,人情往來中釋放天性,留有真情。
二、趣者。
梁實秋不是呆板只知研究學問的學者。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的筆下才會有這些市井凡事,才會有油鹽醬醋茶。
蒙田說,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guān)心程度而定的。一個關(guān)注生活的人,熱愛生活的人就是一個有趣的人。
戒煙,打鼾,看報,求雨等等日常小事都會被他付諸筆下。篇幅不長,卻精彩紛呈,令我們閱盡世間百態(tài)后,掩卷之余,感慨萬千。讀著讀著,你感覺是在溫暖的冬陽里,和一位老者促膝長談,聽著他述說家長里短,領(lǐng)悟著人生的真諦。
在快節(jié)湊的社會生活中,很多人忙于工作,忽視了生活。忘記了工作是為了生活,成了生活是為了工作,本末倒置。從而失去了許多樂趣。我們應(yīng)該像大師學習,感受生活賜予我們的一切,細細品味生活之美,生活之趣。
三、才者。
梁實秋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而且是中國國內(nèi)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quán)威,中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第一人。
《于是生活像極了生活》字里行間掩飾不住作者的才思敏捷,妙筆生花。生活就像土里種的大白菜,而梁實秋是頂級的烹飪高手,將百姓桌上尋常見之物,通過煎炸烹煮燉悶炒做成高級宴會上的珍饈美饌。在《讓座的慘劇》中寫道:“我尚未完全立起,那老太太早一眼瞥見,作餓虎撲吃狀,直撲過來,并且伸出胳膊把我一撥,我險些跌到別人身上去。”寥寥幾筆,勾畫出人間百態(tài)。
梁實秋之所以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與他善于觀察生活,善于思考是分不開的。只學習不思考是兩腳書櫥,是不可能思想和思想相碰撞出火花的。我們在讀優(yōu)秀的作品時一定動腦筋,多思考,多總結(jié)。
梁實秋不是高高端坐在云朵之上萬人矚目的奇才,而是盛開在人間的清幽淡雅的花朵。正如冰心所說,一個人應(yīng)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