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宴當中介紹了這么一個村落,他的一切都可以循環,鱸魚可以在茅廁中吃著人排泄出來的糞便生長的非常鮮美,人再將這些新美的鱸魚裹入腹中。女人可以兄終弟及,甚至可以說是輪到更小,沒有人覺得這是這是驚駭世俗,在這個小小村落,這一切都變得那么自然平淡且正常。
文中說水暖村人人都覺得自己是閃閃發光的佛陀。一個女人帶著前夫哥來到了新的男人的家里,男人歡喜迎接,甚至為他送終。女人是個挺好的女人,這男人也是個頂好的男人,夠義氣。可其實他們個個麻木不仁。說的好聽,是講究實效,不慕虛榮。說的不好聽他們就像是在這世界茍延殘喘為了活著而活著的一群哺乳動物。
作者的文筆比較黑暗系,實在是讓人產生恐懼。我不敢看,卻又忍不住去看。小主角阿德出場的地方,就是在墳墓邊上,文中開頭的時候,把阿德描繪成了每一場葬禮忠實的看客。
小小的阿德才五歲,又傻又呆,什么都不知道。吃飯的時候,只知道一遍又一遍重復,媽媽餓了嗎?傷心的時候,只會一次又一次,貼上他世間唯一愛他的親人。
小阿德很缺愛。奶奶白氏是個強人,一手要撐起一個家,一手要抱著小阿德。這注定的想要的得不到細聲軟語的母愛。還好,萬幸阿德是個傻子。他又傻又呆。
另一個人物采采更是一個非常缺愛的人,很典型的爹不要娘不愛。她放棄了自己的學業也要死乞白賴的留在母親身邊。他很聰明,起碼比阿德聰明。可這樣的聰明卻讓他在那樣一個地方十分痛苦。她渴望著愛,非常的渴望。她不惜以自殘,自賤的方式來尋求別人施舍的一點點愛。可是她忘了,她所在的地方叫做水暖村。一個缺水,又缺溫暖的村落。
在文章的結尾有反轉,可能會改變大家對一開始所看整篇文章的刻板印象,建議大家都可以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