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的時候,整個學校抓學習很嚴,沒有學生會,上了大學才接觸學生會,懷著期望和抱負,在學生會干了兩年,下面我說一下我在學生會的體驗。我是在學院的學生會,可能氛圍更好一點,沒有校會那么黑暗。所以如果想去校會,請自行腦補加上一些黑幕之后的學生會。
大一---與桌子起舞
這個說法相對比較流行,大一當干事的時候,就是準備各種活動的物資,桌子是其中最為麻煩的。這種現象在大一的上學期尤為嚴重,對于新來的干事,部長常常不會手下留情,一是干事剛剛來,確實需要從這些最基本的小事做起,二是,剛剛當上部長,大一的種種經歷還歷歷在目,大家都是搬桌子過來的,干事們在走的路只不過是部長們當初走過的,完全沒有心理的負罪感,所以一些體力活也都交給了干事。
我的心態多喜歡自嘲,我常常開玩笑---大一光搬桌子了。但是事實上,搬桌子一直沒有變,但是隨著在學生會呆的時間長了,我接觸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去做的事情也越來越豐富。從一開始只是單純的準備一些物資,到后來我能參與到其中的一些設計,再到大一下學期我已經開始自己寫策劃了,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陪伴了我整個大一始終。
我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自己設計了我們學院第一屆的廣播體操比賽,還組織自己學院參加了一些比賽。這些和大一上學期自己先去學習,領悟是分不開的。有了上學期參加一些活動,所看所想得到的經驗,自己才敢去做,同時部長也會放心。
但是下學期同時會有很大的壓力,因為在學生會總是面臨著競爭的。這種競爭在換屆的時候,顯得尤為強烈。一個部長的職位,很多人都想上去,但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當,所以下學期的表現就尤為重要。我的一個同級的部長,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做事不怎么認真,但是下學期回來之后特別拼命,大二就留了下來。
大二---學生工作的本質
到了大二,學生會的工作這樣的稱呼可能會被學生工作取代。到了大二才會接觸到學生工作的本質,很多東西在大一時根本接觸不到的。各種活動的策劃,細節,都是一個部長應該考慮的。因為一旦某一方面沒有考慮到,整個活動就無法進行下去,造成整個工作的癱瘓。同時,在大一的時候,更多的是和部長去接觸交流,但是大二就換成了老師,這個對象的轉換,可能會讓人帶來不適。
我在大二就策劃過一個校級的活動,一個校級的活動對一個小學院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所以主席以及我都十分的在意,整個人壓力很大。我先去策劃的時候,爭取把各個細節都考慮到,可以說事無巨細,統統想到。但即使如此,真正去辦活動的時候,還是出了很多問題。大二的部長經歷,確實讓我開始考慮的更多了。
除了一些活動,大二還有一些涉及到團總支在學校的評優等,經常要熬夜整理材料。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所以能參與到其中就要參與到其中。帶我們的導員就很厲害,所以就很有散發性思維,我的評優也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