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中下旬結束的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香港及保利香港拍賣三家指標拍行的2024春拍中,共有6場中國書畫系列拍賣舉槌,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共千逾件拍品總成交5.94億港元,連續三季下滑——較去年同期下降26.8%,較去年秋拍下降21%;9件書畫作品超千萬港元成交,億元級拍品缺失。
香港本輪春拍中,張大千、重要私人珍藏、高性價比拍品成為藏家角逐的熱點。尤其是“私人收藏成扇專輯”“李宗仁舊藏”“東南亞私人收藏”“粵畫萃珍——‘梅潔樓’藏畫”“日本書道家青山杉雨舊藏”“仇焱之家族收藏”“日本文學家井上靖藏中國書畫”“竹韻軒藏金石書畫”“南洋畫緣”“清泉石上流——檳城駱氏家族藏珍”“二義草堂藏畫”“南洋私人珍藏”“集珍莊珍藏”“玄隱廬存珍”等十余個重要私人收藏專題取得100%成交,令人振奮。
鑒于書畫資源有限,高品質作品稀缺,加之弱勢市場中藏家惜售,導致市場上頂級精品缺失,且與前兩年相比,拍賣競爭并不激烈,有些甚至以低于最低估價成交。這也使得中低估價、可玩性較高的拍品成為藏家競逐的焦點,黑馬拍品涌現,往往超逾低估價數倍成交。當然這也得益于拍行的低估價策略的成功。
在近現代書畫的拍賣市場,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謝稚柳、陸儼少、林風眠、于非闇、吳冠中等藝術家作品成為矚目的焦點。尤其是張大千斷層式領銜,獨占本季近現代書畫拍賣的半邊天。
作為近現代書畫市場上最不可或缺的熱門藝術家,張大千在2024年4月的香港春拍中,以總成交1.942億港元再次引領中國書畫市場,占據本季中國書畫系列拍賣總成交的32.7%。雖然本季億元級大千作品缺席,但仍成為弱勢市場中最耀眼的明星和中流砥柱。
齊白石以總成交5194.5萬港元奪得第二,再現藝術市場“南張北齊”的市場號召力。其中,“梅潔樓”藏齊白石八尺巨幛,詩、書、畫、印四絕皆備的《松鷹》以3070萬港元成交。畫面筆觸老辣,墨氣淋漓,三行長題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綜合畫風與書法判斷,應作于上世紀二十年代晚期,為畫家直抒胸臆之精品,意義非凡!
2024香港春拍成交價TOP10
關于今年書畫鑒藏的幾點思考:
1、預計國內書畫市場今年仍將是穩固調整期
對于中國書畫收藏來說,在香港這樣一個國際化拍場上,較內地市場而言還是偏弱勢的。然而,作為本年度率先舉槌的書畫大拍,香港拍場仍是一個可以審視估價、討論行情的統一市場,它可以作為內地市場今年的風向參考。故而,我們預測國內今年的書畫市場還將是繼續穩固調整,二級市場行情較去年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不過,這對于收藏當代優質中青年作品的藏友來說,將會是又一年“撿漏”的好時機。
2、價值回歸應是今年書畫市場的主導
以往價格過高的藝術品開始擠去泡沫,進入平穩過渡期。市場對藝術品的價值評估更加理性,價格合理的優質作品價值正在回歸。這將是檢驗當代書畫名家成色的好時機,趁此機會觀察當代頭部名家的市場行情,作為自己藏品結構調整的參考。
3、精品意識應繼續加強
近三年來二級市場越來越多名家普品流拍,本輪香港春拍在上拍量有所精簡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少名家普品流拍,這種現象我們認為會持續,原因是藏家的精品意識會越來越強。因此,我們建議藏友應對藏品多加甄別,求精勿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