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球廳出來,剛走到巷子口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頭盔忘在店里了。于是,停好電動車,讓老媽在路口等我。可等我出來的時候,發現老媽和阿姨跟一群中學生糾纏在了一起。上前一打聽,原來電動車的后視鏡被他們撞壞了。仔細一看,這群中學生正是我在里面拿車的時候碰到的。
碰壞電動車的中學生很為難,因為自己沒有錢,說是賠不了;老媽則是不愿吃這個虧,就拉著中學生,要討說法。我本想上前去勸解一番的,畢竟就是20塊錢的事情。可沒想到的是,撞壞我們車子的中學生跳下車就逃跑了,臨走的時候還說:“反正不是我的車……”把老媽給氣的,抓住車不放,硬是要索賠。
沒辦法,老媽這么堅持,我沒有理由打退堂鼓;再者,逃跑的中學生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也很可惡,是應該要教育一番的。既然犯了錯,那就要付出代價。
這可苦了借車的這個中學生。老媽和我就帶著車主去修理店修理后視鏡,并開取了發票。為了保險起見,中學生的車是我騎的。然后,我們就一起又回到了出事地點。
這個時候,中學生的爸爸來了。看到了就不樂意了,說我們虐待他兒子,扣留他的自行車是不對的,說我們做得過分,不應該這么對待一個中學生。而這時候,這個中學生也紅著眼睛,開始啜泣起來。
這兩父子的真情流露一時還真就把我震住了。那個中年男子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這樣確實給中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進一步交流之后,我發現,中年男子貌似在跟我無理取鬧。
“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就算你說我們這樣做的不對,但我們不像你說的那樣虐待你的孩子,而是很尊重他……帶他一起去開修理費的發票……現在,接下來你想怎么處理?”
“你說要怎么處理?”
“去學校找老師……讓老師幫忙尋找那個‘肇事逃逸’的中學生?”
“晚了!現在這么做晚了!”
“那你說怎么辦?”
“你說!”
“去學校找老師……”
“晚了!”
“那你說怎么辦?”
“你說!”
……
當時的我是奔潰的,一切的道理在滿很不講理的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
這時,來了一個大媽,了解了事情之后,就見義勇為的勸解。她跟我說:“小伙子,這個事情就算了吧,也就是20塊錢的事情,沒有必要搞成這樣。再說,對方的家長也不是講道理的人。你們跟他糾纏下去,估計連晚飯都沒有心情吃了……”
我原本并不想追究的,只是氣不過被中學生擺了一道,而且我覺得有必要對這些中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聽了大媽的一席話,老媽的態度也軟了下來,想想還是見好就收吧。畢竟也就是20塊錢的事情。
當我和老媽轉變了態度之后,中年男子也變得通情達理起來,事情很快就平息了。后來我跟老媽聊起這個事情,都一致覺得這個中年男子就是想賴掉這個事情。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呢?都為了圖一個方便,不想惹事,只想息事寧人。但后來我想想,這個事情如果雙方都負責任一點的話,其實是應該深究的。不為別的,就為了讓年輕人明白:既然犯了錯,那就要付出代價,你就有責任;而不是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