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二的化學君,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碩士畢業,主修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自由職業者,從事教育培訓又熱愛寫作演講的斜杠青年,在教育行業深耕六年,創立個人品牌工作室,培養學生三百多人,實現了從零到年入數十萬的階層跨越。癡迷于化學以及基礎科學思想,決定研究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基礎思維,將畢生精力投入到科學思想的普及事業當中。
《覓源窺始話元素》是一部貫穿化學元素知識、打破科學人文界限的作品,力求給予讀者理性思考的同時,也可以傳達化學本身關于美的感受。本作的主線是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各種元素,深度還原一線教師平時上課的場景,希望讓廣大讀者看到一線教學場景下如何深度拓展學生思維,營造教學相長的全新教學氛圍,同時給予讀者一定的科普知識啟發。
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元素背后的科學發現史,本文特意在每一個元素章節都加入了每一個元素的命名來由、寓意,深入挖掘每一個元素名稱背后的文化內涵,讓更多地讀者喜歡上化學這門學科,了解化學元素的奇妙。在本書中,化學史上備受爭議的大師哈伯將會登場,我們將探討化學對于人類發展的意義;還有著名元素周期表發現者門捷列夫、化學早期理論奠基者拉瓦錫、舍勒等眾位科學家也會一一為各位讀者解讀他們在追求化學真理過程中所面臨的血淚。
什么樣的人適合閱讀這樣一本書?
對化學抱有一點興趣的朋友們,請盡情地在這本書中享受閱讀的樂趣,書中率真的同學們將向你逐步展示出一個美妙的化學世界。
喜歡看一看新的教育場景的朋友們,書中也有我自己很多關于優秀課堂的一些設想,也希望跟各位朋友們分享,一個老師最大的作用不是答疑解惑,而是給予他們引導,讓他們能夠真正走進科學的殿堂。而真正讓每一個人都有收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然而我在不斷促使自己去嘗試。
喜歡了解科學史上名人軼事的朋友們,這本書中也將講述很多名人的事跡,討論古今中外令人振奮的科學成就。
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我們的普通教材是滿足不了我們對于知識本身的渴求,我們本身也不愿意去記憶復雜的公式和方程式,對于很多人而言真正有用的是學習化學知識過程當中的故事 和學科思維,我盡全力在我的書中引入一些常見的化學思維方式,以求能夠啟發很多同學正確去認知化學這門學科。
長期以來,化學這門學科一直困擾很多同學學習,第一是化學這門學科至今沒有一個特別好的知識體系,基本都是雜亂無章的知識框架,邏輯性不如數學物理,趣味性又不如生物,在高考背景下化學題目的難度日趨加深,讓很多人失去了學習化學當初的快樂。
如果你是一名對理科感到苦惱的中學生
如果你是一名希望寶寶早期具備一定科學思維的媽媽
如果你是一名想要再重拾化學樂趣的朋友
請你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學習本身除了需要我們日復一日地不斷積累,也需要我們無比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在枯燥的科學中找到讓人愉快的興趣——而我個人認為,這才是所有科學家堅持數年如一日堅持在研究崗位上的根本動力所在,也是當今眾多中學生缺乏的基本素質。
這本書至少可以讓你在枯燥的壓力之中,稍憩片刻,享受科學帶給你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