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藝人鄭秀文,拍攝《 長恨歌》時,因對自己要求極高,不容許自己演出有任何差錯,面對各種壓力,加上為保持纖瘦身形而不停地節食5減肥,正處于事業高峰期的她患上了抑郁癥,曾一度從娛樂圈消失。
其實,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我們每天都在患得患失,以致心靈羈絆糾結、焦慮,身體疾病叢生,痛苦不堪。
中國國家乒乓球女隊瑜伽導師、首位中國瑜伽視頻簽約老師,資深瑜伽導師、培訓師林敏,在 《林敏:生活瑜伽》書中告訴我們,生活在世間,只要融入社會,就會有壓力、焦慮,而瑜伽可以帶你身心合一,走出焦慮,愉悅生活。
本書不僅是一本瑜伽入門書,更是一種生活修行,出版十年來,影響了數十萬人生活方式的改變。
一.直面焦慮,內求消除內心焦慮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工作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吃飯,渾身皺皺巴巴,心情也很低落,有種看不到希望的惆悵和無奈,身心疲憊,抑郁、沮喪,不知道生活為什么會過成這樣?
1.我們為什么焦慮?
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曾說:“生活中最大的困難往往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央視“名嘴”白巖松,在大眾眼里,他視角獨特、言辭犀利,為老百姓報道了不少重要新聞,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傳聲筒”。但他也曾因工作壓力過大而經常徹夜失眠,一度得了嚴重的抑郁,甚至想到過自殺。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常常被焦慮所擾,并非是我們做的不夠好,而是因為我們過于執著于理想標配的人生,而否定了自己。
2.內求吾心,消除焦慮
人們面對壓力,察覺到問題時,往往習慣性地向外尋求幫助、找答案,卻恰恰忽視了自己的內心,只有自己的心中,才有問題真正的答案。
白巖松在家人的陪伴下,經歷了長達5年的抑郁治療,他通過讀書、讀史、讀人來認識自己。他從《曾國藩全書》中看到:“花未全開月未圓”而茅塞頓開,悟出了任何事物并非要十全十美才是最好的,從而開始慢慢重拾信心,戰勝了疾病。
讀書明理,瑜伽也如讀書,它能控制意識的轉變,向內悟求,強身健體,放松心情,滌凈煩惱和焦慮。
二.關注當下,體會生活的美好
習練瑜伽時,在不斷地練習中,讓我們懂得了循序漸進,在忍受中慢慢克服,通過不斷地堅持與練習,讓我們肯定了自己,增強了自信,從而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瑜伽其實就是生活的暗喻。
1.放下執念,活在當下
朋友小紀因為種種原因兩次失戀,她曾一度痛苦不堪,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
為轉移注意力,擺脫痛苦,她開始在家中跟著視頻練習瑜伽,她從開始體式練習的痛苦,到慢慢堅持后突破自己的喜悅,她在習練中慢慢放下了過去,不斷地增強自信。
沒有了瑜伽館中眾人的比練,而是能專注于當下與身體的鏈接中,放下了執念,讓自己更回歸到呼吸、意識和言語中,達到身心合一,悅在當下。
2.習練瑜伽,悅納生活
家中習練瑜伽,能讓自己在“孤獨”時真正進入自己的內心,聆聽內心的聲音,全身心體會身、心、靈的“聯結"。
每一個動作都是一種與內心的連接,前屈使人謙卑,后彎使人開放,扭轉使人純凈,支撐使人堅毅,倒立使人勇敢。
酸疼中的接納,呼吸間的穩定和焦躁時的忍耐,它讓你更了解自己,也更體諒別人,在付出中感知成長,感知生活的美好。
瑜伽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由內向外看自己。
三.放松身心,瑜伽中修行人生
滾滾紅塵中,我們經常會身在過去,心在末來,我們煩惱、焦慮、痛苦,而瑜伽,讓我們的身心合一,身心愉悅。
1.認識壓力,瑜伽減壓
路遙曾說:“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小紀在習練瑜伽中,慢慢明白:再多的物品,經常用的就那幾種,再多的交往,真誠的朋友也就幾個,不屬于自己的感情,糾結也無用, 該放下就放下,該舍棄就得舍棄。
意念中放松了身心,身體上就緩解了壓力。別和往事過不去,因為它已經過去;別和現實過不去,因為你還要過下去。
2.修行心靈,幸福生活
瑜伽看得見的是體型和外貌的變化,看不見的是內心的平和與豐盛。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放不下,痛苦一輩子;放得下,輕松一輩子。”? ?
修習瑜伽,就是在放松身體的同時,能把散亂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靜下來,修行心靈,將生活的不如意、沮喪、失落,通過專注的動作,正向的意念,身心的鏈接,得到釋放,讓身心回歸寧靜,讓靈魂愉悅其中。
瑜伽是一種修行,禪定是心靈的瑜伽,瑜伽是身體的禪定。
綜上所述,面對焦慮,我們可以這樣做:直面焦慮,內求消除內心焦慮;關注當下,體會生活的美好;放松身心,瑜伽中修行人生。
瑜伽是一項運動,塑型健體, 于外是鍛煉,于內是修煉;瑜伽是一種生活,它超越了運動,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瑜伽是一門哲學,修行之道在腳下;瑜伽是一種藝術,是體式構建的幾何與靈魂的締結。
瑜伽,在敞開中,找到自信;在放下時,找到謙卑;在回望時,找到理解;在平衡中,找到寧靜;在堅持中,看到了自己的弱點,也看到了對生活的態度。
方寸墊子上,演繹了不一樣的人生,瑜伽即是生活,生活也是瑜伽。
作者:怡靜,情感領域寫作者,寫情感故事,述平凡生活,愿用文字鼓舞勵志同伴,記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