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影迷,一直以來并沒有很喜歡周冬雨,因為就是看過她演的《山楂樹之戀》,但其實這部戲中她的表演并沒有給我留下太多印象。但這次她和馬思純憑借《七月與安生》雙雙奪得金馬獎最佳女演員獎,著實勾起了自己對這部片子的極大興趣。總之看后一句話,實至名歸。兩人一動一靜,一張揚一含蓄,很好詮釋了一個人的兩面,缺一不可。
導演
這部片子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陳可辛監制,曾志偉的兒子曾國祥執導的。陳導說,以前他導的愛情片基本上都是男性視角,而這次安妮寶貝的作品一定要找一個對女性更為了解的導演來拍,果然連老爸曾志偉都說沒想到兒子這么懂女人。片中安生和七月間的閨蜜情描寫得絲絲入扣,很有張力,但有時似乎超越了同性情感,所以看到后來我在想這兩人原本就是一個人吧。
七月文靜乖巧,人見人愛,安生桀驁不馴,莽莽撞撞。由于父母離婚,導致安生沒有得到太多家庭的溫暖,而在七月那里,她可以得到一切溫暖,兩個女生經常會好得就像一個人。然而這一切都在七月告訴安生自己有了喜歡的男生之后,變得復雜起來......
演員
這次周冬雨飾演的安生,果然叫人眼前一亮,她賦予了安生很多鮮明的個性,活潑俏皮,敢作敢為,時而清冷時而艷麗,你永遠不知道她下一步會怎樣?這是我們之前沒有看到過的周冬雨,讓人驚嘆原來她的演技可以這么好,活脫脫一個小周迅嘛。馬思純剛開始的表演還有點克制,和周冬雨有明顯的區分,但之后的幾個重場戲都演得揮灑自如,徹底把自己放開,存在感爆棚,然后你會感覺這兩個演員的表演完美地撐起了這部戲,缺一不可,難怪雙雙獲獎。
劇情
安生和七月兩個女孩的友誼是那種好得可以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洗澡的關系,所以當安生得知七月有了男朋友家明之后,她一定要去見見這個家明,結果給家明留下太深的印象。再之后家明覺得自己可能愛的是安生,甚至把自己最心愛的掛件都送給了安生。其實,家明代表了現實中很普遍的一類人,他喜歡安生的自由自在,但其實自己跟七月才是一路人……
因為安生和家明這種有點不清不楚的關系,所以安生選擇了離開,要徹底讓位給七月。從她給七月的來信當中可以看出她在不停漂泊,從一個男人換到另一個男人,為了生活她會打很多份工,甚至有點墮落;而七月依然住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過著安穩的小日子。
兩人再次見面時,生活狀況已經很不一樣,價值觀也有了一定分歧。但導致兩人撕破臉來傷害對方的還是因為家明。家明在片中更像是一個符號,代表了欲望。兩個人為了欲望,可能會做出一些有悖于感情和原則的事情……
結局
當七月和家明終于準備結婚的時候,七月告訴家明:因為你不是那么的愛我,所以可以選擇逃走。這個時候七月徹底放下了家明,打開了自己,她也希望能夠像安生那樣過一段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都希望為自己而活,但因為家庭、周邊的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讓我們不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我們只能在原定的范圍內過安穩的生活,考慮的東西會很多很多......
而這時漂泊久了的安生,反倒選擇了回歸,她找到一個還比較靠譜的老公一起生活,這個時候她似乎和七月調換了位置,這何嘗不是一個人的兩面呢?影片最后的結局也與原著發生極大的反轉,七月生下家明的孩子后難產而死,而安生對家明隱瞞了實情,只說七月漂泊在外開始了新的生活。這該是導演并不喜歡原文中比較悲觀宿命的結局吧,他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開闊豐盈的人生,所以把結局做了反向。我倒覺得安生和七月更像我們不同階段的生活狀態,年輕時是安生,年紀大了就是七月。這的確是一部不錯的影片,可以帶給觀眾很多共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