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轉眼又五一了,寒假剛過完,又暑假倒計時了,當大學老師真是爽”,最近幾天聽到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大學老師的工作真的很爽嗎?其實很苦逼,不信你來試試。
文\伏櫪老馬
假期很多,沒錯,可假期都不是自己的!
上班族們最羨慕的就是大學老師一年幾個月的假期了,對于他們來說,除了國家法定的假日,如果能休息上一個月的時間,那真是一種奢侈。
確實,相對于他們來說,大學老師一年平均大概340個學時的工作量,確實不多!所以,當大學老師在埋怨收入低的時候,他們會說,不低了,你折算一下,一個課時的工資,那是高的相當可以。
然而,真的可以這么算嗎?內行人都知道,大學教師的工作量更多地是課下的付出,你看到的是他們站講臺的顯性時間,可無論教學還是科研,都需要他們付出大量的隱性時間。
對于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就我的經驗來說,備一門課,需要超過課堂時間6-10倍的時間做課程準備。而一門課,要想講到自然純熟,需要開到3-5次以上。就算是成熟的課程,對于像我所講授的商科課程來說,大家都知道對于知識更新速度快,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平時要不斷地更新課件,你不可能拿幾年前的數據和案例再去講來講去。
這時候,有人會說,很多地大學老師,不就是一個課件,同樣地內容,一成不變地講幾年甚至一輩子嗎?我可以肯定地說,你錯了!對于數學、物理這些理科的老師來講或許可以,畢竟那些知識變化很慢。但對于社會科學,你必須不斷地update你的知識結構,才能把課程講好。
而你所想象的照本宣科,數年如一日地重復知識的老師太少了,一是現在學生很挑剔,那樣的老師很難站穩講臺,二是對于一個老師來說,拿那么一點微薄的工資,能講好一門課,得到學生的認同和尊重,恐怕是他們最大的心理滿足和追求了。所以,有些時候,我就很反感,那些教務處啊什么的天天搞什么考核,其實真的很多余,對于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來講,你什么都不用做,他們會努力使自己的課講的足夠好,讓學生認同,因為如果這點追求都沒有,我真想不明白呆在校園的理由了。
好吧,如果說到這里,你還覺得大學老師很閑,那么讓數據告訴你。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考核年度,我可以計算的工作量已經是340小時,而下學期還有三門課(144學時)和150個學時的論文指導任務(15名本科生畢業論文和15名專科的實習指導)。系里其他同事的工作量也都是嚴重超標,我肯定不是最多的那個。按上述計算法,我這一年的工作量將在634*3,你自己可以算一下是多少,并且有一門課對我而言還是新課。而上班族即使不休年假,每年的工作時間大概是1992小時【52周*5天-11天公共假期)*8小時】。
如果你覺得,大學老師只是上課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沒有科研,是很難在大學混下去的。而科研方面時間的投入,更是一個無底洞!自然科學需要大量的時間泡在實驗室,社會科學盡管不用綁在實驗室里面,也必須要做大量調研,閱讀大量的文獻才能做出好的論文。
我們一般如果不能一年發表兩篇論文的話,績效獎金是拿不到的。而一篇論文,從文獻閱讀,調研到寫作投稿,我按200個小時的工作量并不算多。并且,更苦逼的事,論文不是你投出去就能發表啊,還需要審核,反復地修改,而最終的結果可能還是拒稿,所有的付出都付諸東流。
其實,我想說的是,大學教師其實是沒有“下班”這個概念的,只有在家還是在辦公室(實驗室)的區分。我們需要幾乎所有的時間來使自己成為一個好教師、好學者。我曾經開玩笑說,“我的假期都是假的”——連女教師休產假落下的工作量同樣要補回來!這也是很多大學教師都很宅的原因。當然,混到大牛級別,就不用這么辛苦了。
老師,你的工資夠花嗎?
除了假期不是自己的,之所以說大學老師“苦逼”,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入”。
講到這,我知道你又有話說了,“那某某經常到處做演講,報告,評審,收入多高啊”。我想說的是,你所看到的到處做報告、演講輕松賺錢的絕不是大學教師們的常態,那些只是少數的大牛,并且這些大牛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他們背后的付出也是可想而知的。
眾所周知,與獲得文憑的時間相比,大學教師的收入在全社會絕對算不上高工資,甚至是低工資。
所以,我感覺最尷尬的就是課間和學生閑聊時候,老師問我:“老師,你的工資有多少啊”。有時候,想想那點收入,真的有一點傷自尊的感覺!我喜歡大學老師這份工作,喜歡三尺講臺,那是我從小的追求和夢想,可它真的給我帶不來體面和尊嚴。
學生問也就算了,和老同學席間吃飯,也會問,在學校能拿多少錢啊,甚至還擺出一臉的不屑,盡管知道他是無意的,無意炫耀他年入幾百萬的意思,但還是會觸動那敏感的自尊,心頭會一絲不爽!
所以,你不要看大學老師,看起來很體面,很拽,高學歷,穩定的工作。可你所不知道的是他們內心那份無以名狀的“自卑”和“無奈”。
你可以想象,一個讀書到30歲,拿到博士學位的老師,回到老家,鄰居的發小初中畢業工資卻要拿的比他高很多的心情?你也可以想象,自己的學生畢業兩年,收入已經遠超老師的心情,而學生的工作還是老師幫介紹的?
當然了,家人和朋友會勸我,既然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就選擇了清貧,要安于清貧!可老師為什么就要安于清貧呢?老師如果被貼上了清貧,貧窮的標簽,那這個社會的教育和未來真的堪憂。我不相信一個高學歷、高能力的人會甘于清貧,我不相信老師們都不想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那么,一個結果就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會逃離校園。
前段時間,看到媒體上再說,中小學已經沒有男老師,并且對于這種現象,大家進行了很多討論。其實,現在在大學也是這樣的一個趨勢。
對于一個女同志來講,做一個大學老師,如果沒有賺錢養家的壓力的話,不需要去追求科研、晉升的話,可以有更多地自由支配時間照顧家庭孩子,也是不錯的。
可是對于一個男的來講,買房、結婚的壓力,僅僅靠那大幾千塊的工資,真的是很難。所以,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觀,我們會看到,大學老師以后也會日趨女性化。
【老馬閑談】
其實,這個話題內心來講,是不太樂意講的,不太想讓外人了解到作為一個大學老師的真實世界。你們羨慕就羨慕吧,羨慕你也來啊!可是,近幾天,幾個朋友反復說這個話題,好像做個大學老師就多輕松,多對不起那幾千塊的工資,所以就出來吐吐槽。
有人會問,那老馬,你還在那干嘛呢,那么委屈,好吧,我給你說,如果哪天你看到我逃離了,不要驚訝,不是不愛,只是無奈!還有,老師們,工作愉快!
老馬閑談
一陰一陽謂之道
換個視角看問題
我說的話
可能都是錯的!
作者簡介:伏櫪老馬,管理學博士,大學青椒一枚,左手教鞭,右手寫文,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大齡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