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貸”驚人,大學生的底線在哪里?
文/李沐遙 圖/網絡
1
近日,借貸寶10G裸照和不雅視頻驚現網絡。而這些裸照及視頻的來源絕大多數竟為在校學生,年齡從18歲到23歲左右。為借款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而自愿錄下的帶有明確個人信息的裸照及不雅視頻。
一口氣寫到這里的時候,會有一種呼吸不暢的感覺。這個世界是怎么了,這些大學生,你們這是要做什么?如此做人,還有底線嗎?
其中,最讓人無語的一條理由是購買奢侈品,好融入同學的圈子。這是一個什么圈子,非要用這樣的方式去融入?對于在校學生的她來說,最急需的奢侈品是iPad和蘋果手機。幾千元的東西對于家境普通的學生來說,的確要好好思量。而思量的結果竟是“裸貸”。這些東西的重要性真的好過你的尊嚴?你的身體?你的名譽?
我們似乎陷進了一個怪圈子,那就是一面讀著不為三斗米折腰的圣賢書籍,一面卻對于物質有著極度的渴望,甚至渴望到無視一切規則。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僅剩用金錢和金錢所代表的物質去衡量一個人的成敗。我們仰慕明星出入豪車,住豪宅,用奢侈品,也對身邊那些穿名牌,用奢侈品的人,投以仰視的目光。是怎樣地拜倒在金錢的腳下,才會愿意把尊嚴和名譽肆意的踐踏,而只為換取幾千元的財物,是什么讓你認為哪怕出賣自己,只要活得更好就能讓別人更看重你呢?金錢就這樣輕易地把你的脊梁折斷。
2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老師經常夸獎班上的一個男孩子,因為他會穿帶補丁的衣服,他會在每天早晨把教室里的爐子點燃,給同學們帶來溫暖。那時候,好羨慕他,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而他的臉上揚起的也是一種驕傲的光芒。為了這個,我還偷偷的剪壞衣袖,讓媽媽給我打上補丁。那時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時候,我們學雷鋒,看雷鋒的日記會一邊落淚,一邊悄悄地模仿。那時候,雷鋒好像還真的在身邊一樣。
后來,這個男孩子改變了,因為他得了肝炎,被老師刻意的隔離,被同學們悄悄的排擠。再后來,一個縣三好學生的名額,所有同學都覺得該是他的。最后,卻被村支書的兒子得到了。等我再次轉學回來和他成為同學的時候,他依然是那個品學兼優的男生,依然是班干部。只是他不像從前那樣喜歡幫助別人了。笑容里也常帶上一絲嘲諷。
也許,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碰到過類似的事情,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而今天,當教師們將一堂堂優質的課從課上上到了課外,當老師們盯著孩子們的眼里不再只有孩子的成績和品格的時候,當老師們在計數著每一個孩子,心里卻在盤算著金錢的時候。很難說,我們的未來還會惡劣到怎樣?
一個拜金的社會絕對不會是從學生開始的,只是映射到學生身上的時候,才會顯得格外的可悲。
3
今天,剛讀到了一篇文章,文中講述了一位項目負責人,以安排工作為誘餌,向女實習生提出性暗示。其實,這樣的事情我也遇到過。2003年左右,我在一家報社任記者,半年的時間里,不只一次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這里面,有派出所的負責人,有文化系統的領導。有直接的提要求,也有婉轉的暗示。
最危急的一次,是那個派出所的負責人,以有大案發生,要求我隨同進行新聞采訪為由,在夜晚堅持要帶我外出。因為心中略感不安,我給同住的舍友留下了十分鐘后打我電話,若是打不通就直接報警的要求。所幸,盡管喝了酒,他還未敢無視我的拒絕。平安脫險后讓我對這個行業有了很深的失望,索性退出。
其實,我一直想追問一句,究竟是誰給了這些人勇氣,用這樣的方式投石問路?當權力、社會關系,都被當成追逐財色的工具時,這些人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而女性在這里面,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也許,是現在的社會更加開放和多元了。人們能夠接受的范圍也更大了。就像一個朋友,和你開一次有些露骨的玩笑,你并不會因此就將他拉黑。所以,才會多了無數次的試探。即便失敗了,似乎也損失不了什么。可萬一得手呢?萬一遇到那些有所圖、有所求的呢?
就像借貸寶。我想設計者在之初,也不一定百分百確定,一定可行。可他卻做了大膽的嘗試。于是,總會有一些定力不強的人主動上鉤。那些被他們以“stupid girl”(愚蠢的女孩)命名的文件夾中的女孩們,就成為了他們上鉤的魚們。
4
其實,我并不想抨擊大學生,因為我相信優秀的始終是優秀的。就像任何時代,都會有品質高低的人,那些有自制力,懂得取舍的才是真正優秀的,而貪慕一時的虛榮,社會也早晚會對你做出應有的懲罰。我也見識過許多優秀的大學生,他們積極向上,活力樂觀,他們在迎風追逐自己的夢想,眼光不會只停留在物質的表象。
幾位同事家的孩子,都成了優秀的大學生,他們也沒有iPad,沒有拿蘋果手機,沒有任何奢侈品。但是除了學業,他們在所有業余的時間里都在努力歷練自己,甚至去遙遠的非洲做義工。看著他們飛揚的笑臉,工作到廢寢忘食的模樣,你會由衷地感動,會覺得這才是社會的希望,祖國的未來。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沒有刷新重來的機會。不要指望掩耳盜鈴,你所有做出的一切,都會在你的身后留下影子。慎重地對待自己的每一次決定,才不會辜負屬于自己的人生。
其實,我也討厭說教,我又不是上帝,你也不是傻缺,我只是被某些人的行為驚到了。想多一句嘴,到什么時候,都別忘了給自己的人生留一點底線,如果真的無恥到了極點,那就算我什么都沒說。可憐的孩子們,先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吧!好的,壞的,上帝給的和你自己選的,那都是你自己的。
李沐遙
本名李玲玲,80后。
曾做過記者、主持人、教師。
寫字是一份美好,只為寄托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