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字聽起來很魔幻,覺《偷影子的人》,最開始是被標題和封面吸引的,豆瓣評分是8.2,我看完之后只有一個感覺:啥?你說啥?你到底在說啥?
主角到底干了什么
看簡介的時候我以為是一個主角用偷影子的能力幫助他人的溫暖故事,我看到這句話時,以為我找到了這本書的中心思想:
為每一個你所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為它們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這便是我們對你的全部請托。
然而并不是,偷影子的能力只用了四五次,而后半本書這個能力只出現了一次,作為實習醫生的男主幫助了一個小病人,最后小男孩還是死了,并沒有因為得到幫助就戰勝病魔。
好吧,那么是或許關于男主的成長,然而我并沒有看到。男主小時候是一個懦弱被人欺負的小男孩,用偷影子的能力獲得了勇氣,打倒情敵小霸王馬格當上班長,并且收獲班花一枚,長大后順利成為了一個不盡孝道并且對愛情三心二意的人。這樣的故事哪里溫情治愈了?
我以為你這是在說夢想
男主有一個童年好友叫呂克,夢想是當醫生,迫于壓力子承父業繼承了面貌鋪。男主沒有忘記好友的夢想,排除萬難,說服了好友的父親,讓好友朝夢想前進,并且用心解決了好友求學路上的各種困難,然后呂克說我覺得還是烤面包比較好。說好的夢想呢?有人說,我夢想的不一定是我想要的。我勉強接受這個鬼扯的說法。
我還以為說的是親情
男主用影分身幫助的第一個人是小學警衛吳亦凡伊凡,伊凡記載了童年對親情渴望的信件毀于一場火災,于是男主偽造了一封母親給兒子的信。當男主長大后忙于工作,疏于照顧母親,最后母親獨自在家中因疾而逝。
單親家庭長大的男主一直想找回父親,可是一直沒有線索。當母親去世后男主整理遺物才發現,原來父親一直有寄信給他,也隱藏在人群中參加了他的畢業典禮,可是母親把信件藏了起來。男主知道一切后思緒萬千,然后,然后就沒有了。嗯?????
你確定你說的是愛情?
對于男主的初戀,就不多說了,引用書中一句話:
兩年后,我吻了伊麗莎白,她的吻既沒有蜂蜜的味道也沒有草莓的香味,只有一種對馬格報復的香氣,證明我從此跟他一樣了。
第二個心儀的女孩叫克蕾兒,在還沒有和初戀伊麗莎白分手的一個海灘度假,他認識了她,暗生情愫,可是假期短暫,他跟她許諾會再來看她,事實并沒有,直到那一天。
那一天到來之前,男主成為了實習醫生,并和另一位實習醫生蘇菲結成愛侶,男主又一次(為什么說又?)忙于工作,忽略了愛人,為了安撫蘇菲,男主帶著蘇菲和好友呂克回到了那個海灘度假,觸景生情決定尋找克蕾兒。蘇菲的男友即男主再一次排除萬難找到了克蕾兒,結局是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蘇菲也和好友呂克好上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對了,男主父親是因為劈腿而離的婚,當然,文中用了一個比較文雅的說法:“他愛上了別人。”
最后,說說結論吧。相信大家都發現了,我一直在復述劇情,那是因為我真心看不懂這本書的賣點溫情、治愈在哪。至于為什么網上那么多好評,我只想說:這出版社的營銷做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