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寫日記又回到以前剛開始的感覺了,半天敲不出一個字,怎么落筆都覺得不對,莫非回光返照了?
三天不練手生,你別說還真是。
回了一趟家,斷了三天沒寫日記,總感覺思維遲鈍了,腦袋就像一坨漿糊,看書也看得很淺,沒有深度思考,所以這兩天閱讀量也小了。
惡性循環(huán)。
在回家之前,我剛做了個每天練習計劃,一是早晨寫作,另一個是定時寫作。這兩個練習計劃的目的都是要打破自己的固有習慣,就是非得有感覺了才能寫。
早晨寫作就是說,每天提前15分鐘或者半個小時起床,然后不說話,不看手機,不看書,直接開始寫作,想到什么寫什么,隨便寫,可以寫自己昨晚做的夢,也可以寫某個人某件事。
總之,只管寫,越多越好。
定時寫作就是每天確定一個時間點,一旦到了那個時間,立馬停下手中的事情開始寫作,也不需要太長,15分鐘就可以。
和早晨寫作一樣,什么都不管,只管寫,先把量寫夠。
做這個練習有啥好處?
第一,讓自己能寫,能把量寫出來,每天寫,內(nèi)容不重要,反正草稿也保存起來不給別人看。第二,從開始之初就警告自己的潛意識,自己想寫就寫,而不是因為有了靈感才寫。
而且,做這兩個練習我喜歡用紙和筆進行,而不是電腦或手機打字。當然,很多時候,字跡寫得非常潦草,我沒有在寫完之后去看過,但我寫的過程中就知道。
要是哪天翻開看,我都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認識。這是真的,我寫字有時可以潦草到一種境界,我自詡那叫狂草。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冬天來了,早晨坐在窗戶前寫字真凍手。我都是蜷縮成一坨,都快趴到桌上寫字了。
本來這兩個練習沒做幾天,還沒養(yǎng)成固定的習慣,結(jié)果回一趟家就打亂了。這兩天回來想重新去養(yǎng)這習慣,感覺又變難了。
比如早起寫作,這幾天我經(jīng)常不能按時起床,導致沒時間寫。定時寫作,很多時候也會忘記,沒有提前確定個時間什么的。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記得哪個鋼琴家說過,我一天不練琴我自己就能聽出來水平下降了,兩天不練我妻子能聽出來,要是三天不練,全世界的人都能聽出來。
雖然沒那么夸張,但對于很多事,就是長期的堅持所帶來的正向能量,不如一次放松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話說得簡直太貼切了,事實就是如此。
好在,明天就周五了,周六可以抽一整天的時間好好重新規(guī)劃一下,接下來的計劃和需要養(yǎng)成的習慣。
有時突然想一想,2016年馬上就要過完了,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那些優(yōu)秀的人,年初定的目標早已超額完成。
至于我這樣的人,又只有感嘆一聲,然后等年后,又重新再制定新一年的目標。就這樣一年騙一年,看看到底得騙自己多久。
我們總是會高估自己一年能做的事,但我們總會低估自己五年能錯的事。所以目標的制定還是以5年一個周期更好,穩(wěn)定性更好一些。
我最近在想,要不要寫幾篇理財類的文章,搞一個連載。但我又有點糾結(jié),因為理財這個話題很大,要寫,我就真得好好地理一理,會費很多時間精力。
費時間精力沒什么,關(guān)鍵是怕寫的東西沒人感興趣。
畢竟,理財?shù)姆秶f大也又只有那么些事。我能寫出來的理財知識點,或者我認為有價值可以分享的,我相信在任何一個理財自媒體或者理財課程里面,都或多或少會講到。
那我寫的意義何在呢?
寫點新穎的東西?
沒用,理財思維,理財知識,理財技巧這些,基本上都大同小異。就算新穎,估計也是新瓶裝舊酒,換了個華麗的馬甲而已。
而且理財?shù)姆椒ê图记烧娴牟皇悄敲粗匾匾氖抢碡數(shù)乃季S方式,也就是所謂的道。
所謂有道無術(shù)尚可求,有術(shù)無道止于術(shù)。理財也是如此,只要想明白了為何理財,那么如何理財就是小事了。
但不想明白為何理財這個問題,哪怕你學透了市面上所有的理財技巧,也無濟于事。因為你不知道為何必須那么做。
最近我深刻認識到,理財是個非常理性,甚至理性到冷血,或者無情的地步。當然,投資也是如此。
今天在投資群里,夏哥發(fā)了條董明珠個人增資了一家公司股權(quán)的信息,并問陳老師如何看,陳老師說,與咱們無關(guān)。
然后我的一個客戶附和,董小姐說要做最好的格力手機,怎么看?
陳老師說,董小姐是個有理想的人,值得尊敬。但從公司來說,任何公司主營業(yè)務轉(zhuǎn)型期都是投資的風險期。
是的,做投資也是如此,不能用好惡做判斷。我也喜歡董小姐的性格,良心企業(yè)家,直爽霸氣,為股東謀福利。
但是,對于投資公司來說,最先考慮的是風險,一家公司主營業(yè)務在重大調(diào)整時,無論再喜歡,也得考慮變動的風險。
所以,關(guān)于理財投資,知識和理論都是小事,重要的是如何做到。這是反人性的,人們習慣用喜歡不喜歡去做選擇和決策,但是理財可不。
理財是靠客觀理性,有時候做一個選擇甚至內(nèi)心是很難受的,因為與自己的情緒會有沖突。
你需要克制自己,你需要嚴于律己。
比如,如果你開始理財,你想更快地積累你的原始資金,除了賺取更多的收入,你還得控制你的開支,這就意味著你得砍掉你以前的欲望性消費。
既然是欲望性消費,證明你對這個消費是充滿欲望的,如何克制住?這才是最難的!
就像一個胖子要減肥,最難的不是去了解什么減肥方法,而是克制住自己的嘴。
所以,寫詳盡的理財文章,我覺得是費力不討好。不如偶爾寫一寫,這樣還新鮮些,指不定哪點還能影響到別人,那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