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來就是在相互學習互相模仿之間成就自己。
我們通常敬仰一些很有聲譽威望的人,他們的為人處事、品德見識,都是我們想要學習的。
《深度模仿》一書里就從守、破、離三方面告訴我們模仿優秀者發掘自身內在的潛力。力求達到最完美的自己。
『守』深度模仿,打牢基礎。
有一句說進可攻,退可守。這讓我聯想到足球守門員為防止對方將球踢入運用意念專注、努力、誓死防衛的拼搏精神。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模仿。小嬰兒模仿媽媽牙牙學語,小學生模仿老師朗讀課文,職場員工模仿主管行事風格。
只要是對我們有幫助,能給我們帶來啟發可以借鑒經驗的,無論是同行業的競爭對手,還是其他行業,亦或者是自己都可以作為模仿對象。
像一些歌唱界的翹楚在他們還沒有成名之前也是通過模仿老一輩藝術家的吐字、發音、演繹風格還開啟學習之道。因為老一輩藝術家專業、有造詣。模仿者從最初的模仿開始,深度模仿,打牢根基,進行了徹底的模仿之后,再慢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歌唱方式,用具有辨識度的獨特聲音,練就獨特唱法,形成個人魅力風格。
『破』突破原有模仿對象的瓶頸,引發革新。
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想要開天辟地在鋪天蓋地的公眾號里獲得一席之地,文章除了標題足夠吸睛之外,還要做到有真正的內容對接。一個橫空出世的標題,能夠迅速奪人眼球。但是讀者點進去之后發現文不對版,文章也只能是純粹的刷流量。如此反復,公眾號存在的意義也不會長久。
有這樣一個自媒體,他們是一個團隊,經常是公眾號一推文不到一分鐘點擊量超過10W+。他們的文章標題抓人眼球,選材順應時下熱門熱點,內容豐富有血肉,讓人讀起來感覺有趣一點也不費勁。
信息爆炸的大環境,文章大量產生,工作閑暇之余,我們沒有心力去咬文嚼字。我想放松的時候,自然更愿意去閱讀那些讓我看起來毫不費勁又能引起共鳴的文字。學術類文章用于專研除外。如果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人,我可以透過他有趣的文字看到他有趣的靈魂,像是一個親切的朋友,久處不累。就像我們平日里才不會自虐式的和不喜歡的人待著一樣的道理。
他們就是突然了原有傳統性的文字創作,在普通里尋求獨特性,推陳出新。所以才會創作出那么多的爆款文,幾乎每篇10W+,還在朋友圈里瘋狂傳載。
『離』開創別人難以模仿的核心競爭力。
深度模仿,推陳出新之后,就要開創自己的有力武器。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就像文中所舉例的星巴克通過最初的守:模仿意大利咖啡店;到后來的破:創建有舒適感的“第三場所”;再到最后的離:制造廣闊空間,回避加盟店,打造個人品牌。
通過以上守、破、離的深度模仿,這是一個需要歷練不斷探尋的過程。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工作,我們對于身邊優秀的朋友不要放過,就像貓叔所說的:
要向一個學習,光是看他的文章,聽他的課,是遠遠不夠的。
要想辦法跟他做朋友,多接觸,觀察其一言一行、為人處事,多跟他去探討問題,這樣才是更好的學習。
嗯,是的,不要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