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用一種執念來對他人,謂其名曰:對你好。
對父母、對伴侶、對孩子、對朋友操碎了心的對他們好,但結果卻不盡人意,有時是失望(為什么不聽我的建議),有時是傷心(為什么不理解我的苦心),有時是生氣(不管了,反正不聽我的)……問題的癥結在:你以自己認為的方式對他好,而不是他真正需要的方式。
醒醒吧,別再你認為,你以為,你感覺,其實那不是真正的對一個人好,而是真正的對自己好了。小白兔只是需要一只蘿卜而已,你非搞上一窩海鮮還自認為那更有營養,對它更好。
對別人好的正確姿態是,保證不違背道德、法律的前提下,以他喜歡的方式對待他。
舉例來說,某次晚上和韋先生帶著孩子們一起去超市,本人感覺天有些冷,自己穿了羽絨服外套,韋先生外穿一件毛呢,內只是一件襯衫,我:天冷,穿厚一些。韋先生:不冷,這些就行。我:天真的冷,多穿點.。韋先生:不冷,這些就行。Ok!那就這樣。然后就開心的出門了。
曾經的自己,一定是碎碎念,讓你多穿不多穿…………一定是出門再回到家這碎碎念才結束。為什么???因為我認為多穿對他好,他不聽我的,不懂我心,不聽我話,他穿衣服是次要的,關鍵是沒順我心我不樂意了。
你看,到底是真對他好還是真在乎自己啊?———在乎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想想,有沒有類似這些事情在你身上發生:父母喜歡老家的生活,你非讓待在城里,認為那樣對他好;孩子外出參觀只是在認真的自我觀察,你非要在一邊絮絮叨叨,做自我認為的講解;朋友找你只是訴訴心事,你聽著就好,你非要說應該這么做那么做……
真正的對人好,是尊重他本人的真實意愿,然后做出相應的舉動。而不是因自己的意愿來做出讓自己舒服的舉動。
這樣心中有他人,才是真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