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創業指的是:“用微小的成本進行創業,或者在細微的領域進行創業。”
這事如何放在十五年前,那是肯定行不通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網絡時代嘛,人力,資源,信息都無縫銜接在這張網中,
而創業,做生意所需要的不就是人力,資源和信息嗎?借助網絡,你可以自由的和它們進行互動聯系。
如今的創業門檻很低,甚至一些領域都不用資金投入。人人都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微創業,實現提升月收入的目的。前提是懂得其中章法。
2.
創業,核心詞是:賣!
賣產品,賣廣告,賣服務。
要想在互聯網微創業成功,你起碼要有一個盈利點,要有屬于自己的粉絲,還要有引導這些粉絲進行消費的策略。
而要想實現這一切,核心就是營銷,具體分為兩個層次:
營銷推廣(推廣品牌,吸粉粉絲關注的過程)
營銷變現(運營品牌,引導粉絲消費的過程)
這就跟吃魚是一樣一樣的。
要想吃魚,就先要去釣魚。去哪里釣魚?當然是去魚多的水域,在魚鉤弄上誘餌,拋下水,靜靜的等待著魚兒們上鉤。魚兒有了,還要想清楚如何烹飪最好吃。
3.
營銷,其實就是在通過內容展示的方法來影響用戶的選擇。
本質就是通過重復的形式將品牌內容輸入到用戶的潛意識中。
看似方法論不難,實則需要注意的條條框框還真不少,總的來說,營銷不管是側重于推廣吸粉還是側重于變現轉化,要想效果好,都需要通過內容展示“撩撥”起用戶的情緒,用戶在情緒波動的情況下,極容易被影響。
其實這并不難理解。
舉一個很接地氣的例子。
之前看言情小說的時候,女主經常會對男主說:“我永遠都不會愛你,你這樣做只會讓我更加恨你!”
而男主此時往往會接一句:“我寧愿讓你恨我,起碼在你的心里面會有我。”
嘖嘖,懂了吧。
營銷也是如此。因為重復只有在引起用戶注意的時候才有效果。你的內容文筆再好,但是如果沒有刺激到用戶的情緒神經,用戶則往往會選擇漠然和忽視,這樣你重復一萬次也收效甚微。
用戶的情緒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開心,憤怒,恐懼,哀傷,喜愛,同情,羨慕,好奇。
在營銷,尤其是在營銷推廣當中,這幾種情緒都有利于我們吸引粉絲,提升品牌關注量。
我簡單的說其中幾個。
a.喜愛
這種情緒不管是在推廣吸粉還是在引導消費中,都是效果很明顯的。
要想撩撥起用戶這種情緒,很簡單,只需要在內容展示當中融入到能夠滿足用戶欲望的元素即可。
我之前舉過例子。《變形計》有一期是城市主人公在做化妝品的微商,這個男孩形象很不錯,每天都會錄制自己的小視頻來推廣自己的化妝品,而他每月都可以賺三萬多元。
他的內容展示就是小視頻,只不過,在這個小視頻當中,他加入了自己的高顏值作為撩撥用戶產生“喜愛”情緒的催化劑。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元素,在異性相吸的大前提下,每個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在天使光環效應的作用下,人們往往會不自覺的認為,形象好的人一切都好。通過這個元素,不僅可以提升吸粉效果,還能夠更快的獲取用戶的信任,要知道,成交的基礎就是信任!
之前我有一個學生有一批面膜,他去大學門口銷售,先要賣給女學生。可是,去了一天,只有人看看,沒有人買。我說,你肯定長得不帥!方法很簡單,你去大學找幾個帥哥幫你銷售,給他們提成,肯定賣的快!結果,幾天就銷售一空。
b.恐懼
恐懼這種情緒也很好營造。現在養生類,情感類的文章很多都是通過一些手段來激起用戶的恐懼感。
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關于養生方面的文章,光是看標題就有一多半是寫“死”,“癌癥”,“癱瘓”,“老年癡呆”的。
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這些詞是人們尤其是中老年人們十分害怕和避諱的。
現在很多做保健品推銷的公司,就愛給老人們發個雞蛋啊,毛巾啊之類的,用這種小恩小惠來吸引老人們去聽養生保健課,而這些課程往往就會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等疾病的嚴重后果,甚至會播放手術和化療過程。這種內容展示的目的就是為了“嚇唬”老年人們。
注意哦:而人們一旦產生這種恐懼情緒,就代表人們內心已經認同了,相信了。
剛才我說過了,成交的基礎是什么?信任!
大家可以閱讀我之前寫的文章《深度解析:為什么爸媽總被忽悠買保健品?》。
c.哀傷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感性的一面,時不時的黯然神傷一會兒。
人們雖然不愿意讓自己的人生成為悲劇,但是卻傾向于觀看悲傷的故事或是戲劇。因為悲劇可以更明顯的調動起人們的情緒,比如同情,憤怒,哀傷等等。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電視劇寫的特別凄慘的原因。人物主人公越慘,收視率越高。
前一段時間的羅一笑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
想當初羅爾寫的《羅一笑,你給我站住》這一篇文章為什么能夠在朋友圈火速傳開?
一方面是因為人們愛看故事,卻很少質疑故事的真與假。
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羅爾極為懂得通過內容來撩撥人們的情緒,6歲的孩子天真無邪,卻罹患重病,這個消息讓誰聽了心里面都不好受,都會產生哀傷同情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促使下,極為容易接受別人的引導,捐款,轉發。
d.憤怒/厭煩
羅爾通過文章給自己塑造了一個心力俱疲的好父親形象。
不過,好景不長,畢竟紙包不住火。當人們發現羅爾原來是個大尾巴狼的時候,馬上就會產生一種憤怒,厭煩的情緒。
而這種情緒則極為容易推動信息的傳播。
就拿今日頭條等這類自媒體平臺來說,其中一個寫作要點就是在內容當中主動留下一些“料”以激起讀者憤怒,厭煩的情緒。而他們發泄的方式往往就是通過評論來罵你,來抒發自己的不滿。
而這在自媒體平臺的眼中是互動性好的表現。
所以,你可以發現,很多文章寫的那么“弱智”,但是瀏覽量都是十萬以上,每天寫上一兩篇,光廣告費的收入也已經很喜人了。
4.
回歸到我們標題所寫的:
如何通過微創業來每月增收5000元以上?
達到這個,真的不難。
先別管你將來賣什么。第一步先去定位自己的用戶群體,然后入駐到自媒體平臺,開始寫受眾喜歡看的文章吧,堅持一段時間,粉絲積累夠了,再去根據粉絲的情況來選擇盈利線路。
總之,互聯網微創業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大勢所趨。
在國外,互聯網微創業也很流行,并且日趨成熟。
機遇一直在,但是不代表誰都能夠把握的住。
還是那句話,創業成功就好比是考學,要想考得上,還得自身努力,認真學習。
否則,一切白搭。
我是time,現在是一名全職知識服務工作者。time專注研究內容營銷十年,不求文章數量有優勢,但求文章質量無愧于心。我為干貨代言!
記得給time關注,點贊,如果有打賞,那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