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懂得,我們都是被生活推著往前走
偶然看到一個抖音視頻,上面有一個話題:“那些疫情前辭職的人,現在都怎么樣了?”
下面有很多評論,多的都是再說:“早知道這樣,那就在等等,不要這么沖動。”
還有人說:“原來,只有失去了才會珍惜,我終于明白了我對工作的喜愛。”
“終于到了躺在床上就可以為社會做貢獻,但是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因為我的花唄,不允許我快樂。”
這些評論,有很多是以玩笑的形式,反應了成年人的現狀,辭去那個不喜歡的工作,但是我們并沒有因此過得很好,可能因為生活所迫,下一個找到的工作,并不一定喜歡。
成年人的世界,何其容易
表兄是做工程的,一個月前被派到老撾去做一個工程,因為國外疫情的快速發展,表嫂很擔心,讓表兄先回國,隔離也沒事,安全最重要,但是表兄說那邊還沒什么,所以堅決不回來,為此,他們兩個大吵了一架,表嫂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家,擔心得每天都在哭,我去看她,她說:“我知道他是因為已經閑了兩個月,沒有任何收入,現在好不容易出去了,回來隔離費也那么貴,所以不回來,但是,我就是擔心,我們還年輕,錢可以在掙,但是要是出事,就真的……”我聽著后,也找不到辦法安慰,只能幫著帶孩子出去,讓她一個人好好發泄。
后來,我給表兄打電話說:“還是回來吧,外邊真不安全。”
表兄說:“也不是不想回來,我也怕,但是閑在家中一個多月,城市里的生活節奏這么快,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孩子的奶粉,尿布,哪樣不要錢,聽著她在電話那邊哭成那樣,我甚至想沖動的辭職了就過去,但是,這樣做了后,誰去承受那些。”
我一陣心酸:“不喜歡就別做了,回來在找。”
表兄說:“哪有那么多喜歡不喜歡,喜歡的事情做了不賺錢啊!有多少人是因為喜歡才去工作的,這邊真的沒事,你們別擔心。”
我沒在多說,因為那邊的人話語里太多的心酸,我怕自己忍不住哭出來,太過心疼他們之間的無奈。
我們都是那么不容易,都只是因為“不得不”所以才去做。
有多少事情,是因為你喜歡才去做的
思緒飄到很遠,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高一的時候,或許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口中的“老鼠屎”,我們班就有那么幾個,超級的鬧騰,每天自習,都會各種的說話,打鬧。
政治老師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婦女,脾氣很好,所以每到她守自習,班里就像是集市一樣那么熱鬧,政治老師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從來不說。
直到后來有一次,鬧得年紀主任過來罵了一通,可能主任說了政治老師,她氣沖沖的踩著高跟鞋,走到班里,發了她一年來的唯一一次火,罵了好久,當時可能對老師的碎碎念免疫,我沒怎么聽,卻把她的一段話記到了現在:“讀了那么多年的書,我相信你們中間的很多人不是自己愿意的,或許是因為家長的強迫,或許是同齡人大多數在讀書,你就糊涂的坐在了這里,但是,先不說你喜不喜歡,你既然在這里,你就有這個責任,把這件事做好,你們沒有走出去,所以覺得什么都無所謂,講白了,就是被保護得太好,等過幾年你們就會知道,有多少事,是因為你喜歡才去做的,沒人會管你的意愿。”
我當時就想,這個老師其實也是承受了好多吧!或許,她也不愿意在三尺講臺上,她也放棄了年少時她喜歡的事,為了生活,所以兢兢業業,所以,才不會跟我們計較那么多。
其實,身邊這樣的無奈還很多,有時候覺得,結婚和工作一樣,喜歡大都抵不過合適,在競爭那么激烈的社會中,找到一份喜歡,然后合適的工作,真的很難,只能是迫于各種壓力,然后去養活自己,養活家人,養著那個讓你棲息的地方。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這其中享受著,并創造著快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
加油,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