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5日,北京市網信辦對網上“標題黨”亂象開展執法檢查,并在首都互聯網協會新聞評議專業委員會2016年度第十一次會議上通報了六大“標題黨”亂象。經初查,六大“標題黨”包括“正題歪做違反正確導向”、“侮辱調侃突破道德底線”、“無中生有違背新聞真實”、“斷章取義歪曲報道原意”、“夸大事實引發社會恐慌”、“格調低俗敗壞社會風俗”。據悉,北京市網信辦已向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焦點網等5家主要網站下達行政執法檢查通知書,并對這些主要網站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事實上,國家網信辦去年10月9日就在官網刊發題為《“標題黨”“圖片黨”該收手了》的文章,痛斥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泛濫的標題黨、圖片黨現象,并對這一群體發出了嚴厲的警示:標題黨、圖片黨們如繼續不顧公共秩序、道德良知肆意發揮,一旦突破法律底線,恐怕悔之晚矣!北京市網信辦此舉就把具體工作做到了實處。
標題黨,是網絡上一小撮利用各種頗具創意的標題吸引眼球,以達到各種個人目的網民自發性組織,其主要行為是通過標題的嚴重夸張來吸引公眾的眼球,而其帖子的內容則與標題完全無關或聯系不大。而在其間。既有網站把關不嚴的因素,也有網站遷就縱容甚至以之為崇的因素。
正像許多評論者所說的那樣,很多時候網民受眾都會被“標題黨”所誤導。他們往往為了一些看上去很“刺激”、“轟動”的信息、事件或數據而激動而震撼,但當“標題”逐漸展開卻發現事實并非那樣時,要么為為了自己的躁動愚蠢而懊悔不迭,要么對標題黨這種無良的行為怒罵不止。亦是因為如此,“標題黨”就成了網絡當中被千夫所指的詬病,也成了不得不重拳狠治的毒瘤。
標題黨的肆意橫行,既浪費了網民的時間、欺騙了網友的感情,又往往充斥著“性愛”、“暴力”、“罪惡”等污濁的字眼,嚴重損害了信息的傳播規律,甚至影響到了社會的秩序穩定。2015年1月10日,福建漳州26歲青年吳海雄在他經營的微信公眾號“石獅民生事”上發布信息“昨晚,石獅,震驚全國!一家34口滅門慘案!轉瘋了!”稱福建石獅一家34口被殘忍殺害,其中一名有孕在身,并指稱犯罪嫌疑人逃往北流方向,警方正在進行調查。而文章結尾處附上的卻是一張34只死老鼠的圖片。該條微信隨即被瘋狂轉發引爆朋友圈。7天后,吳海雄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石獅市公安局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2016年4月28日,網易在轉載新華網報道的《多地整治網約車“規范路徑”》時,將標題改為《官方:網約車高端服務不應每個人扛得起》。改后標題與文章原意完全相反,從而激化了社會矛盾,引發了輿論的一片謾罵和聲討。顯而易見,一個精彩的好標題,往往會決定一條信息的閱讀和轉發量,但設若為了吸引眼球、達到所謂的“轟動”效應,就冒天下之大不韙,不管不顧地“踏紅線”、“越雷池”,那便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愚蠢之舉。
北京市網信辦對網上“標題黨”進行治理與整頓,這是個好的開始,也意味著“標題黨”的冬天已經來臨。希望各相關部門都能迅速行動起來,并進一步加大對微博、微信“標題黨”亂象的治理力度,讓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回歸其原來的面目,也喚回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原本初衷。(李吉明 西征網專欄作家)
注:本文是西征網獨家原創文章,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西征網,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