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別人對自己好,覺得這樣是種壓力,這種困惑我之前也有過。
比如如果有個朋友去旅游特意給我帶一些小禮物,我會受寵若驚,內心有些抗拒,覺得好麻煩,我還要想辦法回饋給對方禮物,還不能太客氣,不然顯得見外,這一系列的內心想法,都讓我很不喜歡別人對我好。
相反,我更喜歡別人忽略我的存在,只要我對對方好就可以,這比接受別人的好意讓我心里更舒服些。
為什么我會排斥別人對我好呢?
為什么別人的好意會讓我倍感壓力呢?
為什么我要這么計較關系中的得與失呢?
這些困惑困擾了很久,后來,隨著自己開始學習心理學后,我漸漸知道這里面的原因。
這其實是一種不配的感,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些美好的事情。
對于不配擁有的再給你,就會有種壓力感,就像燙手山芋一樣,想趕緊脫手。你不會把當成一種關愛,而是帶有籌碼的交易。
對于親密關系而言,很傷對方的心。
為什么會有不配得感?
大多的不配得感來源于小時候被忽略的經歷,比如周圍的人總會打壓你,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不配擁有美好的東西,或者說即使自己有機會擁有美好時,也會被自己拒之門外,因為從未擁有就代表不會被傷害。
為了保護好自己,寧愿不要這些東西,那么當別人給予時,就會抗拒,從而產生壓力。
如何消除不配得感呢?
首先,可以在生活中對去看自己的優點,多鼓勵自己,一點點的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其次,不對別人的給予附加過多干擾信息,比如別人給你帶來的禮物,只是別人想給你帶,并不求回饋;還有在生活中,如果有人夸你,要學會接受,不找借口,不用謙虛,這其實也是在提升自己的配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