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以下情況:
想寫文章但不知如何下筆。
寫出來的文章自己并不滿意。
只顧自High,寫出的文章沒人看。
也許你可以看看《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這是日本營銷高手中野巧用十年時間推廣的共情能力寫作法。他的寫作思路通俗易懂,值得我們學習。本文介紹四種幫助你寫作的方法,希望給你帶來啟發。
一、 你需要逆轉視角
擁有讀者意識是很重要的。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由我要寫什么轉變為讀者需要什么,讀者想以什么樣的順序知道。
2.保證讀者的閱讀效果——易閱讀、易理解、易記住。一定要有分段意識——一段一信息。
3.怎么能寫讓讀者愿意讀下去的文章呢?
請重視第一行,以及后面的每一行。
以題目為例,關注以下關鍵詞——
話題性:關注度高的詞語。
數字:有說服力的數字。如:《讓孩子365天都能開心學習的魔法語言》
疑問:非得到答案不可。如:《可以輕松減肥的溫和方法》
權威:為得到讀者信賴的必備的數據。
為什么寫出的文章自己覺得不錯,而實際閱讀量不高?那是因為大多數人在寫文章的時候缺乏讀者意識,時常陷入自嗨的狀態,因而視角的逆轉非常重要。
二、教你如何有效搭建框架
寫作的第一步其實是搭建框架。讓文章的結構清晰可見,然后為其增添內容。
如何如何有效搭建框架?
開頭——有趣的新聞,幽默的片段,日常生活等吸引讀者
主題——總括文章內容,讓讀者一目了然
收益——讀者會獲得的益處
前提——自己的見解
背景——之所以得出此結論的背景
證明——一一說明自己的分論點及論據
結論——總結結論
收益——重復讀者的收獲
第一步——鼓勵讀者嘗試行動,走出第一步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文章框架,如果實在不會搭建文章的框架的話,不妨先用這種方法寫幾篇試試。其實更多的實用方法則可以在本書中找到。
三、 教你如何在寫作中做到共情
1.明確寫作目標
你為了什么寫這篇文章?
寫出這篇文章你能實現什么目標?
目標并無高下之分,只要能夠激發你的寫作動力就很好。
比如:我希望有人看到后有所收獲;我希望閱讀量可以達到100等等。
2.想象讀者的積極情感
閱讀你文章的可能是什么樣的人?
他需要什么?
他閱讀這篇文章時可能會有怎樣的感受?
比如:想象讀者閱讀時會產生共鳴;讀者讀到一些建議時會想我可以去試試等等。
3.思考你希望對方采取的行動
文章的意義不僅僅是讀后就扔掉,而是文章能夠給讀者帶來或多或少的改變。
比如:你的建議讀者可以去操作,并且能夠為其帶來一些改變。
4.以故事為基礎寫文章
這是我們常見的網絡文章的寫作模式。
即使是官方媒體如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夜間推送同樣有這種模式的文章。
為什么寫故事能夠帶來共情?
因為以故事為基礎的文章,情境感更強,閱讀起來很輕松,而且代入感很強,容易引起共鳴。
共鳴或者共情才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想像一下讀者如果讀完你的文章沒有一絲獲得感或被打動,讀者還可能一直讀下去嗎?
四、 你可以學習的寫作模式
用“邏輯+感情+你自己的風格”來組織文章。
上一部分主要談了關于共情如何做到,也就是這個模式中的“感情”部分,那么我們再說一下邏輯。
“邏輯”體現了一篇文章的整體布局和思路。
提供兩種模式——
1.“為什么——原來如此——那么”
“為什么”——針對讀者感興趣而存疑的問題,提出問題并引發讀者思考。
“原來如此”——分析該問題。
“那么”——給出相關解決方案或建議。
2.“序言——本論——結論”
“序言”——總括介紹文章的內容,使讀者在序言中就能清楚地弄明白你整篇文章的大體內容。
“本論”——分層次進一步分析舉例證明你的觀點。
“結論”——總結你的觀點。
世界上很多人在講同樣的事情,但是請試著用你自己的表達來展現獨屬于你的風格。這個內容就根據你個人的喜好自主發揮吧!
寫在最后:
萬事開頭難,請你邁出第一步,鼓勵自己動手去寫作,記錄生活中的片段,分享自己的閱讀內容及思考。
當若干年后,你回首往事,看到筆耕不輟的你留下的是記錄的種種過往,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如果你的文章能夠給看過它的人帶來一點點的啟發和改變,那就更是一種快樂啦!
END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