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部瑯琊榜看完,終于可以沉淀下寫點什么了,整部劇真的不錯,雷同的話就不說了,就談談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吧。其實我在看到二十多集的時候就頗有感悟,看到后面卻是被劇情所吸引,以至于后面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所寫也只是跟前面的情節有關。
? ? ? ? ? ? ? ? ? ? ? ? 一、夫妻之份
? ? ? 蒞陽長公主在兒子景睿的身世揭開、面臨保護兒子還是丈夫的危急情勢下,用謝玉的話說,最終是選擇了自己的兒子。但是她還是愿意陪謝玉一起死。這個選擇不由讓我想起那個老問題,老婆和媽同時落水該救誰的回答——先救老媽,再和老婆一起沉入水中。當然這只是一種最討巧的做法,至于真實性我暫不考證。也許無論男女,在內心最深處,愿意為之犧牲的還是跟自己有血脈淵源的至親。至于夫和妻則最多只能風雨同舟。看過好多故事,講的都是一家三口意外遇險時,夫妻之中的一方都愿意犧牲自己保全孩子,至于伴侶,就很少提及了。這也不由讓我想起,我曾問過老哈的一個問題,我問他我在他心里到底算什么,他回答,在我心里,你是和我一樣的。我曾還以為他的意思是——他已經把我看成是他的一體,是最親近的人。隨著漸漸與他家人交往的深入,我才明白,原來這“一樣”,是指放到最后,首先是孩子,父母,兄弟,最后才是他自己和我 也許人世間的夫妻情份最高不過如此,涼薄之至還有翻臉不認互相傷害,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劇中冷酷自私的夏江,對自己的結發妻子一點都不顧念,心中卻對自己的兒子最掛念,也是一例證。
? ? ? ? ? ? ? ? ? ? ? ? ? ? ? 二、父子之隔
? ? ? 瑯琊榜中讓我注意的還有父子之隔,皇帝與自己兒子之間的關系。起初引起我注意的是當靖王本和母親盡享天倫之時, 一見自己老子要在這休息,就趕快告退。覺得父子之間的隔膜真是、、、也許這是帝王家的規矩使然,在母親的宮里,自己只是個親戚,主人——老子來了,自己就不便長待了。但還是讓我看到了同作為男人之間微妙的關系。兒子作為事業的繼承人,老子勢必是有要求,甚至是擺出高高在上的淫威管教的。兒子要是成器,老子自會感到欣慰,但是兒子要是太能干,老子又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這也許是所有正常情況下,不到死,老子都不愿意讓位的中國傳統吧。皇帝老兒最怕的是遭自己能干兒子的逼宮,為以防大權旁落的失落,老子就不得不草木皆兵,猜忌懷疑,早早防患于未然。梁帝更是懂得制衡兒子之術,讓兒子之間互相掣肘,不會變成一家獨大,更有殺長子的先例。其實歷史上不少老子處置兒子的例子,如漢武帝錯殺太子,康熙兩度廢黜太子、、、不過畢竟是自己的血脈,哪怕是錯殺,哪怕是廢黜,尚有虎毒不食子的懺悔和猶豫。如漢武帝殺太子之后的懺悔,康熙發現太子覬覦之心的痛哭流涕。武則天怎么樣,不知是偏見與否,未見提及。但電視劇中老子為保兒子,犧牲他人的做法也有很多的。如梁帝對譽王和前太子的手下留情,更有甄嬛傳中為保三阿哥犧牲無辜的瑛答應之舉。兒子對老子也是,為取得老子的信任,兒子們竭力討得老子的歡心,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取而代之。所以兒子殺老子,逼宮的更是數不盡數,如唐太宗李世民。只是兒子對老子,可能比起自己的老子對自己來得更無情。停尸不顧,束甲相攻,更是將父子,兄弟之間的薄情寡義囊括殆盡。所以哪怕是親父子,男人之間是很難建立親密的單純關系。俄狄浦斯更是用弒父娶母這一極端案例詮釋了兒子與父親和母親不同的感情。作為尚未羽翼豐滿的兒子,內心深處,想必既向往尊重父親的權威,羨慕父親與母親的親密,又憎恨父親的壓制和對母親的特權吧。總之,父子之間,不管是父親對兒子,還是兒子對父親,不管是依賴與敵對也好,還是培養與管制也罷,這種復雜性決定了父子之間的隔膜性。無論寬容與嚴苛,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可以有寵愛和縱容,但再大的寵愛也不能大到對自己的構成威脅,所以父子關系總不如母子或母女那樣單純。曾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文章,一種觀點認為,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父親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因為母親覺得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而父親會覺得,你只有值得愛,我才會愛你。
? ? ? ? ? ? ? ? ? ? ? ? ? 三、? 朋友之情
? ? ? 當景睿前去南楚時,他與梅長蘇的一段對話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時就想把它記下來的。今天寫這些字之前還專門在網上查了下,果然網上贊賞的人很多,所以我很輕易地查到了。因為它讓我想起了高中的一個同學,當時的我對她,就像景睿對長蘇吧,可惜,她不是。而是博采眾長的汲取型,讓我感到她跟誰都可以走近,但最終是為了自己,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無情。等我發現時,非常受傷害,直接導致我不敢將自己的感情放在一個朋友身上,怕期望太大失望越大。 但景睿的話可以說是在多年以后救贖了我,也許我不如景睿的豁達大度吧,但一個孩子小小的心在成長的過程中,誰不希望能遇到一個自己欣賞并被對方在乎的人呢?友情有時也如愛情一樣是有排他性的,青春年少的我就因為這深受傷害。不過我在看清那人的面目之后也干脆沒有和她聯系了。長蘇是出于無奈的自私,而她卻是有意的選擇,人各有志,也許我們本不是一條道上的人吧。在網上搜到的文字臺詞不是很全,為此我還重新找出這一集,又補充了一下,對我們的友情,人生,也許都是一種睿智的勸解吧,以此作為本文的結尾——
梅:景睿,我很抱歉,用這樣一種方式揭露了事情的真相,沒有顧忌你的感受和你我之間的友情
景:是,我曾經因為你這么做,非常難過。
可是我畢竟已經不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孩子了。
我明白,凡是人總有取舍。
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舍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
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就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
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
梅:景睿,你我相識以來,你對我一片赤誠,可是,我卻如此待你
景:我之所以這么待你,是因為我愿意,若能以此換回同樣的誠心,固然可喜,
若是沒有,我也沒有什么可后悔的。”
平(梅的隨從):我從沒有見到一個像他這樣有包容心的孩子,上天賜予景睿溫厚大度又不記仇的性情可能就是為了抵消他心中的痛苦。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