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也可引申為蘊含奧秘的事物。謎語源自中國古代漢族民間,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它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創造的文化產物。2008年6月7日,謎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
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怪術》:“(梵僧難陀)時時預言人兇衰,皆謎語,事過方曉。”
清·陳維崧《采桑子·送李云田之吳門迎侍兒掃鏡》詞:“謎語應猜,莊語非詼?!?/p>
2.比喻奧秘的事物。
聞一多《孤雁》詩:“天是一個無涯的秘密,一幅藍色的謎語,太難了,不是你能猜破的?!?/p>
起源
謎語來源于中國古代漢族民間,是古人集體智慧創造的,無法把謎語的發明權落實到某一個人。
謎語最初起源于漢族民間口頭文學,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是漢族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表現。后經文人的加工、創新有了文義謎。一般稱民間謎為謎語,文義謎為燈謎,也統稱為謎語。史料表明,大約在奴隸社會時期,先民們已經開始用隱晦曲折的歌謠來表達思想感情。據《書經》“湯誓篇”中記載:“時日曷喪?予以汝偕亡?!币馑际钦f:太陽呵,你什么時候才喪亡呢?讓我和你一同去死吧!相傳夏代帝王夏桀暴虐無道,民怨沖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隱語發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傳著這樣的歌謠。這首歌謠采用隱喻的手法,詛咒暴君夏桀。夏桀曾說過:“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边@首歌謠,可以說是我國謎語的最早萌芽。再如見于《周易·歸妹·上六》篇的商代短謠“女承筐”,也可算是我國謎語的最早記錄之一:“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彼\用傳統謎語常見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現了牧場上一對青年牧羊人夫婦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辭”,使人不易猜著,近似一則謎語。這只是謎語的“胚胎”,在當時,也沒有類似的專門名稱。
最早的謎語,先由漢族民間集體創作,口傳心授,當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沒有反映出來;這樣就形成了長期流傳在不識字的漢族勞動人民口頭上的民間謎語;另外主要是在上層社會和文人中流傳的文字謎,由書面傳播。
風格
謎語風格大致可以分為主流、民間、典雅和通俗風格四種類型。
主流:這樣的謎作多產生于某個時期、某種場合,多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而特別創作的。其特點是主題突出,內容嚴肅,針對性強,效果顯著。雖然主題不同,但都具有主流性的特征。下面舉例加以說明:
中國在騰飛。(猜化學名詞)謎底:升華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猜京劇劇目)謎底:《全部羅成》
民間:民間風格的猜謎多以百姓常見、熟悉的事物為謎材,謎面語言朗朗上口,易記易傳。大多數漢族民間猜的謎都屬于這種類型。
典雅:典雅風格,又稱“書家意”。此類謎作注重文采,書卷氣濃厚,多以典故入謎,或以前人詩詞名句做面,在扣合上追求貼切自然,渾然天成。猜答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舉例如下:
霜禽欲下先偷眼。(猜《 西廂記》)謎底:恐怕張羅
蕭疏聽雨聲。(猜《漢書》)謎底:此天下所稀聞
到黃昏,點點滴滴。(猜國外名著二)謎底:《 天才》《 黑雨》
通俗:這樣的謎猜起來障礙要少的多。因為謎面多源于生活,使用通俗的語言。即使是成句,也是平易近人的。在扣合方面,即使有別解,也只是 漢字一字多義等手法。所以大眾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
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猜一禮貌用語)謎底:首長好
故友兩離別。(猜陰歷一名詞)臘月
可以看出,以上謎作樸實無華, 深入淺出,而且扣合貼切,妙趣橫生。可見通俗并非庸俗、粗俗,所謂“俗而不雅”就實這個道理。
隨著謎語的繁榮,還經??吹揭恍┲i語故事、智力競賽及意智游戲之類的競猜題,有人也稱之為謎語,其實這不能一概而論。
構成
一般由謎面、謎目和謎底三部分組成。有些運用迷格制成的燈謎還有迷路。
如:第一個教室(學校用語),謎底:先進班級(作“最先進入班級”解)。這里“第一個教室”是謎面,“學校用語”是謎目,“先進班級”是謎底。
謎面
謎面是燈謎的主要部分,是猜謎時以隱語的形式表達描繪形象、性質、功能等特征,供人們猜射的說明文字。
它是為了揭示謎底所給的條件貨提供的線索,是燈謎藝術的表現部分,也可以說是燈謎提出問題的部分,通常由精煉而富于形象的詩詞、警句、短語、詞、字等組成。謎面文字要求簡介明了,通俗易懂。
謎面可以說出來讓人猜,也可以寫出來。一般來講,民間謎語(事物迷,包括簡單的字謎)多是說出來的,燈謎差不多都得寫出來。
比如,有這么一條民間謎語:大姐樹上叫,二姐嚇一跳,三姐拿砍刀,四姐點燈照。(猜四種昆蟲)。這四句就是出的謎底,也就是謎面(謎底: 蟬、 螞蚱、 螳螂、 螢火蟲)。這四句就可以說出來,讓人來猜。
來看看燈謎的謎面:三市尺不是米。(打一字);鳳頭虎尾。(打一字)這樣的謎面就是要寫出來,因為謎底得反復琢磨。頭一個謎底是“來”,因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來”字。第二格謎底是“幾”字,因為鳳字“頭”和“ 虎”字的“尾”,正好都是“幾”字。
還有一些燈謎的謎面不是文字,而是由圖形、實物、符號、數字、字母、印章、音像、動作等組成。不論謎面采用哪種形式,都應該簡潔明快,隱喻得當,富于巧思。
謎目
謎目是給謎底限定的范圍,是聯系謎面和謎底的“橋梁”。它的作用有點像路標,給人指明猜測的方向。
如“猜字一”,就是限定謎底只能是一個字,不能是別的東西,也不能多余一個字。即使猜別的東西也能扣合謎面,仍算沒有猜中。
謎目附在謎面的后邊,比如“打一字”,“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一般謎目規定的謎底是一個,也有的是兩個或者幾個。比如:客滿(打二字)。謎目規定了謎底有兩個。用會意法來猜,謎底就是“促”、“侈”。客滿,表示人已經足夠了,“人”“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經非常多了,“人”“多”合成“侈”。
標謎目時,應特別注意其范圍。標的范圍過大,猜射起來就難;標的范圍太小,猜射起來就容易。
謎底
謎底就是謎面所提出問題的答案。謎底字數一般很少,有的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個詞組、有的是一種事物的名稱或者動作,最多也不過是一兩句詩詞。如果謎底字數教多,制謎者就不容易制出好謎,猜謎語者也不好猜中。有趣的是,有些燈謎的謎底和謎面互相調換以后,還能成謎。比如:泵(打成語一)。泵是一種機械,有氣泵、水泵等?!氨谩弊帧笆痹谏希八痹谙?,用會意法猜出謎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個成語。反過來,用“水落石出”做謎面(打一字),它的謎底就是“泵”。
謎底是指謎面含蓄轉折所指的、要人猜射的事物本身,是燈謎隱藏的內在部分,也可以說是謎面所提問題的答案。
謎底既要符合謎面的內在含義,又必須符合謎目所限定的范圍,使人一見謎底就有“恍然大悟”之感。
一般說來,燈謎的謎底應專一。一則好的燈謎,應該而且只能有一個謎底,不應該有兩個或者更多的謎底。
謎格
謎格產生于明代。當時,由于燈謎的不斷發展,通常使用的制謎方法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于是人們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迷格,借助它們來制作謎語。
按照迷格的規定,或者把謎底中字的位置移動一下,或者把謎底中的字讀成諧音(就是字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對謎底中文字的偏旁部首進行一番加工整理,然后再去扣合謎面。
謎語又稱燈謎,是富有中國民族風格的文字聯想游戲。所謂游戲,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玩物適情,自我行樂的活動。而“人們在每種游戲中,也如在勞動中一樣,是自覺的目的的?!庇诟鞣N游戲的特點不同,它所發揮的增益智力、陶冶情操、涵養身心、博趣遣興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又由于人們的年齡、性別、文化、興趣和愛好不一其所選擇的游戲形式也各有異。燈謎是一種文字聯想游戲,其寓意深邃,涉獵的知識面廣。因此,一般它適合在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但需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們中間進行。
謎語分類
一般地講,謎語可分成兩大類,一類叫事物謎,就是常說的謎語;另一類叫文義謎,也就是常說的燈謎。
事物謎也叫做民間謎語,兒童謎語。除了少量的字謎以外,事物謎的謎底大都是一些我們生活中常見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動物、植物、各種器具、用品、人體器官、自然現象、宇宙天體……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謠或者短詩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有馬行千里,有水能養魚,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種谷物。謎底:也。
猜動物:有頭無頸,有眼無眉,有尾無毛,有翅難飛。謎底:魚。
猜植物:有絲沒有蠶,有洞沒有蟲,有傘沒有人,有巢沒有蜂。謎底:蓮藕。
猜機器:別看名字消極,其實卻很積極,成天忙著勞動,干活特別賣力。謎底:拖拉機。
猜用物:哥倆一般高,出門就賽跑,老是等距離,總也追不到。謎底:自行車。
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說,有肚不吃饃,雖說無胃病,黃水吐得多。謎底:茶壺。
猜人體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長要短看愛好,為求姿容儀態美,難計功夫費多少。謎底:頭發。
猜自然現象:像云不是云,像煙不是煙,風吹輕輕飄,日出慢慢散。謎底:霧。
猜勞作:千人萬人織錦繡,曲背彎腰汗直流,本來一片汪洋海,轉眼之間變綠洲。謎底:插秧。
水果謎語:黃皮包著紅珍珠,顆顆珍珠有骨頭,不能穿來不能戴,甜滋滋來酸溜溜。謎底:石榴
文義謎
文義謎也叫燈謎。它的謎底是表達任何一種意義的文字。所以謎底的范圍是相當廣泛的。它包括單字、各種詞語、詞組、短句等等。
請看下面的一些文義謎:
莊稼人(打一作家名)謎底:田漢。
歸心似箭(打一稱謂)謎底:思想家。
以德服人(打一 遼寧省地名)謎底:撫順。
高速抽殺(打一音樂名詞)謎底:快板。
指頭觸電(打一字)謎底:摩。
滅鼠運動(打一軍事名詞)謎底:消耗戰。
遙望祖國寶島(打一 體育設施)謎底:看臺。
二者聯系
事物謎和文義謎都是謎語,它們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也就是說都有謎面、謎目和謎底。
先看一個民間謎語:
謎面:七層褥子八層被,一個黑兒里頭睡,有個紅兒來叫門,蹬了褥子踹了被。謎目:打一娛樂用品。謎底:爆竹。
再看一個燈謎:
謎面:留發。謎目:打成語一。謎底:置之不理。
二者區別
扣合方式
民間謎語,除了少量的字謎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謎的。謎面抓住要猜的事物,對它的外表、形體、性質、色彩、音響、出處、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擬人、比喻、夸張、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彎抹角地描會出來,讓人們根據謎面所提供的線索,通過聯想、推理、判斷來猜中謎底。
燈謎,是根據文義(文字的含義),使謎底和謎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義謎,又叫“文虎”、“燈虎”。燈謎是我國特有的文字游戲。 猜燈謎要著眼于謎面上文字的義、音、形。燈謎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國漢字的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筆畫組合、摹狀象形等義、音、形變化的特點,通過會意、別解、假借、運典、拆字等手法,使謎面和謎底在字義上或字形上相扣合。下面,我們講兩個例子,大家會對它們在扣合方式上的不同有更深的了解。
例一,謎底是“燕子”。
民間謎語的謎面是:有位小姐黑又黑,來時天公放春雷,故居就在屋檐下,為增春色滿天飛。
而燈謎的謎面是: 北京零時。
比較兩個謎面,民間謎語對燕子的顏色(黑又黑),生活習性(春天飛來,住在屋檐下)等特征進行了形象的描繪。燈謎的謎面則根本不去理會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這兩個字的字義。“北京”又稱“燕京”,這里扣住一個“燕”字?!傲銜r”在古代計時法上就是“子時”,這里扣住一個“子”字。大家看,它們扣合方式的差別是不是很大?
例二,謎底是“蒜”。
民間謎語的謎面是:兄弟七八個,圍著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而燈謎的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
前者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擬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作衣服,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描會。至于蒜的寫法,根本不去考慮,使我們一看謎面,眼前就出現了蒜的形象。可后者,拋開了蒜本身的各種特征不去管它,只是著眼于“蒜”字的字形、寫法。“二小二小”就是“祘”,再“頭上長草”,就成了下面,我們再舉兩組例子,請讀者自己分析分析,它們的區別在哪里?
第一組是以“花生”為謎底的一組謎:
民間謎語的謎面是: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
燈謎的謎面是:木蘭之子。
第二組是以“玉米”為謎底的一組謎:
民間謎語的謎面是:脫了衣服見頭發,撥開頭發就見牙。
燈謎的謎面是:珍貴的稻子。
謎底范圍
民間謎語除少量的字謎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謎底是“事”或者“物”。如動物、植物、用品、器具、人體器官、自然現象、宇宙天體等等。
燈謎因為是以文義入謎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來表達的任何詞語都可以作為謎底。它的范圍相當廣泛。少至單字,多至詩詞歌賦,成語俗語,古今人名,中外地名,報刊雜志名,中西藥物名,電影戲劇名,各類學科名稱,各種詞匯名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應有盡有,包羅萬象。比較一下,燈謎的謎目范圍要比民間謎語的謎目范圍廣泛得多。而且嚴格地講,謎目的書寫也是有區別的。如“燕子”謎,民間謎語的謎目寫成“打一動物”,而燈謎的謎目要寫成“打動物名一”。
表現形式
民間謎語的謎面一般字數較多,而且常常是合轍押韻的歌謠,其中以四句形式出現的較多。它的語言通俗,生動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適合口頭傳誦。
如:一個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脫去衣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打一日用品)謎底:日歷。
又如:一座小花園,鮮花開不斷,只供一人瞧,其余靠邊站。(打一玩具)謎底:萬花筒。
燈謎的謎面一般文字較短,很多還采用了現成的詞語。如詩句、成語、俗語、典故以及人名、地名、電影名、戲劇名,甚至還有用字母、數字、圖畫、棋譜、符號等作謎面的。如:
舉頭望明月(打一外國地名)謎底:仰光。
望文釋義(打一字)謎底:一。
說話繞彎子(打一音樂名詞)謎底:敘事曲。
導(打一成語)謎底:抱殘守缺。
規則不同
燈謎的猜法和制法有著嚴格的規則。比如謎底和謎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現(這叫“底面相犯”)。謎底和謎面在扣合上要講究貼切、嚴密,不允許出現多余的閑字。而民間謎語卻沒有這些規則,只要謎面能夠隱射謎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燈謎有謎格,而民間謎語沒有謎格。
猜射對象
由于民間謎語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數的民間謎語適合于少年兒童猜射。而燈謎涉及的知識很廣泛,猜射起來比較困難,這就要求猜射者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它一般地適應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過,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燈謎也逐漸受到少年朋友的喜愛。
事物謎詳解
在事物謎中,謎面對謎底的性質、特征、功能、形狀或動作等進行描述,這一描述往往采取比喻、夸張、擬人等手法進行。根據這些描述,客觀世界中存在的相應具備這些性質、特征、功能、形狀或動作的事物成為謎底。
例1、冬天盤龍臥,夏天枝葉開;龍須向上長,珍珠向下排。(猜一瓜果) 謎底:葡萄
在例1中,謎面展現葡萄數方面的實際特征,既述且喻,基于這一描述,具備這一系列狀態的瓜果是葡萄,故以之為底。在此,謎面與謎底的關系,有時是它們之間的唯一關系,就是性質、特征、功能、形狀或動作與具備這些性質、特征、功能、形狀或動作的事或物的關系。這一關系乃是客觀之存在,雖然它本身需要以語音甚至文字形式表現出來,但這一關系的存在并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識,也不依賴于所采取的特定語言形式。事物謎在世界諸多民族中普遍存在,以其他語言表達同一謎條,根據謎面都可以猜射出謎底,謎條都成立。
這類謎的共同特點在于,謎面與謎底的關系是特質與事物或者(廣義的)屬性與概念的關系。雖然謎面及謎底不得不以語言文字的形式出現,但對事物謎,謎的參與者的思維切入的角度是包裹于語言文字外殼之內的那個“實體”或曰“概念”,不論是制謎者還是猜謎者,均把謎所采取的語言文字形式理解為概念,而非語言文字本身。這是事物謎區別于其他謎而取得獨立地位的規定性。但這并不是說事物謎是脫離語言文字形式的純粹客觀現象,相反,它必須依賴于這樣的形式才得以存在、發展。
面底關系 一個規則
隱藏在事物謎謎底處的,是一個概念,是一個謎所圍繞的本體。而懸浮于事物謎謎面處的,則是一系列豐富多彩、浮光掠影甚且光怪陸離的表象。謎面必須有效的隱匿謎底,它只能迂回地、曲折地、旁敲側擊地指向謎底,而不能直射謎底本體?!霸绯克闹荒_走路,中午兩只腳走路,晚上三只腳走路”可以作為謎面猜射“人”,但“兩腳直立行走的動物”、“會思維的動物”、“能制造、使用工具的動物”等等之類,則只能作為“人”的定義,不能作為謎面。
事實上,對任何謎,謎面必須隱匿謎底,這是對謎面的內在規定。如果謎面不能隱匿謎底,就不是謎,而是別的什么東西。對這一規定的違反,將直接導致謎的死亡,導致謎不成其為謎,因此,謎面必須隱匿謎底,是謎的最高原則(從效力上而言),同時也是對謎面的最低要求(從謎面的技巧性、藝術性而言)。這一規定性展開于文義謎中,引申出“ 底面不重字”之類規則;展開于事物謎中,則要求謎面不得直接指向謎底,不得對謎底本體的本質屬性、特有的非本質屬性進行直接描述,并且謎面應盡可能繞開這些屬性——不妨稱之為“避免直陳特質規則”。對任何謎,甚至對任何以“問與答”、“前提與結果”形式表現出來的游戲、測試(諸如腦筋急轉彎、普通答題之類),謎面(問或前提)充分隱藏謎底(答或結果),都是必須遵循的首要規定;在謎而言,即是忌“露面”、忌“底面相犯”。因此,事物謎并非沒有忌底面相犯的規則,相反,事物謎與文義謎,都遵循這一規則,只不過此規則于文義謎表現為“底面不重字”之類規則①,于事物謎則表現為“避免直陳特質規則”,即事物謎的謎面必須直接或者間接避開謎底本體的本質及顯著的特征②。所謂的“直接避開”,是指謎面完全避開謎底本體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所謂“間接避開”,是指謎面沒有避開謎底本體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但是以間接而非直接的方式表現該本質或者顯著特征。下面例2所示謎例,顯然違反了事物謎的這一規則。
文義謎詳解概念解釋
謎的前身是隱語(即隱意的語言)。隱語的含意是“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文心雕龍》)。別出一說曰遁辭,不直言曰譎,以彼喻此曰譬。所以隱語是隱去本事而假以他辭來暗示的語言。隱語的性質可分為密言、測智、譎諫三類。謎自戰國以來經歷兩千多年的時間,盛行不衰,同時也不斷發展和演變,到了明代分成兩支,燈謎從謎語中派生出來,分支立戶,自成體系。分支后的文義謎稱為燈謎。為何稱為燈謎呢?自宋代開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節,人們張燈結彩。為了增加節日氣氛,就在燈上粘上謎語,或藏頭詩句,任人商揣,謂之猜燈。就這樣燈與謎結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習成風。“燈謎”因此而得名。也做為專以文義為謎的一個專用名詞沿用至今。初時粘謎于燈上,會有事物謎夾在其中,只是大量為文義謎而已。此后文義謎迅速發展,謎底的文字允許作音、形、義和位置的變化,遂產生了謎格。謎格產生后,燈謎與謎語的界限就更明確了。因為以文義為謎,才有產生謎格的可能。至此,燈謎就成為有體有格的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了。
關聯謎語
男人背著金發小孩子(猜一電影)
謎語提示:電影,超人,四個字
答案:返老返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