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哪本書是我有機會就會推薦的,那肯定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了。
不瞞你說,我看這本書的初衷是想學習一下那些厲害的人都有哪些好的生活習慣。
看這本書之前,小明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一樣整天手機不離身,一會兒刷抖音,一會兒逛微博,一會兒看看朋友圈,一天下來感覺什么事也沒干成,還累的不行。
可能是物極必反吧,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這輩子不能這樣廢下去了,于是我看著書名買來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想看看那些厲害的人平時都有哪些好的生活習慣。
結果買回來一看目錄才發現我被書名騙了,里面講的根本不是什么生活習慣!!!
我一度以為這是一本爛書。結果翻了翻前言我才發現我錯了,光是前言部分就震撼到了我。
作者在前言寫到“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再比如“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價,萬物始有價值。上蒼深知如何為其產品訂定合宜的價格。”
這兩句話就像一根針一樣,一下子扎醒了我墮落的神經。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雞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結束;雞蛋被內力打破,那是生命的開始。”
如果你想從內部改變自己,那一定要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將帶你由內而外的徹底改變自己。
如果說前言部分是作者給我們的開胃菜,那正文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頓大餐了。為了勾起大家的閱讀興趣,下面我分享兩點書中的精華。
01?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是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之一。積極主動這四個字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可是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我才發現在生活中真正理解了并做到的沒有幾個人。
生活中你應該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是這樣”,仿佛是說:這輩子注定改變不了。“他使我怒不可遏!”好像意味著:責任不在我,是外力控制了我的情緒。
“辦不到,我根本沒時間。”又是外力控制了我。“要是某人的脾氣好一點”意思是別人的行為會影響我的效率。“我不得不如此”意味著迫于環境或者他人。
言辭之間似乎我們老是受制于人或者說被環境影響。但作者告我們,人是可以做到積極主動的。
所謂積極主動不只是要采取行動,還代表人必須為自己負責。個人行為取決于自身,而非外在的環境;理智可以戰勝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情緒、行為方式,以及更宏觀的人生負責,你是你自己生活的主導者。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約好了六點鐘吃飯,結果你等到了七點半她還不現身,更氣人的是你給她打電話沒人接,發微信她也沒回。試想一下你會是什么心情,我想大部分人都會生氣,甚至還會朝朋友發脾氣。
來我們換個場景,還是和朋友約好了吃飯,結果還是你等她等到了六點鐘還不見她人影。不同的是你最近正好在追《贅婿》這部電視劇,眼見她還沒來,于是你想著我邊看電視劇邊等她吧。
你看了會兒電視劇后,朋友來了。由于來遲了她非常不好意思,忙著解釋說自己手機沒電了,先沖了會兒電才出門的。你笑著說“沒事,沒事,正好等你的時候我看了會兒電視劇。”
你看同樣是等了那么長時間,為什么前一種情況你就會生氣,后一種情況你就不生氣呢。說明讓你生氣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你是可以為你的情緒負責的,只要積極主動的去控制,面對不同的事情你可以有不同的反應。
再舉個例子,生活中很多情侶相處久了,往往會說對自己的另一半沒有感覺了。這其實也是一種被動消極的想法。
他們忽略了愛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愛的感覺是行動帶來的成果。愛是一個動詞,不是一個名詞。
愛意味著付出,意味著關心、照顧。而消極被動的人卻把愛當成是一種感覺,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積極主動的人以實際行動表現愛。就像母親忍受疼痛,把新生命帶到人間,愛是犧牲奉獻,不求回報。
又好像父母愛護孩子,無微不至,愛必須通過行動來實現,愛的感覺也由此而生。
所以,如果你想收獲幸福,收獲愛,記得去做一個積極主動的人。
02? 影響圈和關注圈
在知乎上,我經常看到類似的提問“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早年去世了,母親一個人帶我,家里也沒什么錢,我該怎么辦,我感覺這輩子完了”。
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我明白了這些同學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過度聚焦在了“關注圈”。
所謂關注圈就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與之相對應的是影響圈,所謂影響圈就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這個問題的提問者之所以不知道怎么辦就是因為過度將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了“關注圈”,而輕視了影響圈。
在他的心里存在著這樣的邏輯“我之所以過的不好,是因為我沒有好的父母好的家庭”。
我承認父母、家庭等對一個人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但出身是無法選擇的。
你的過去決定了你的現在,而你的未來是由你的現在決定的。
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圈,改變自己的一生。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提著一個非常精美的罐子趕路,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啪”的一聲,罐子摔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頓時成了碎片。
路人見了,唏噓不已,都為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個摔破罐子的人,卻像沒這么回事一樣,頭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舊趕他的路。
這時過路的人都很吃驚,為什么此人如此灑脫,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還懷疑此人的神經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問這個人為什么要這樣?這人說:“已經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戀呢?”
是的,原生家庭就像被摔碎了的罐子,無論你如何關注,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能做的,也是最應該做的,就是忽略這只破碎的罐子,繼續往前走,去不斷擴大你影響圈的邊界。
比如說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可以努力讀書、學習,去考上自己想讀的大學。
總之只要你不要被關注圈所束縛,不斷的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圈,你的人生同樣可以出彩。
03? 寫在最后
生活中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但,不論你的人生中有哪些天生的不幸,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人的命運從來不是注定的,只要你積極主動,不斷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圈,你的人生就可以出彩!
好了,這就是我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一些感悟。如果你不想每天躺在沙發上刷著抖音、追著劇,做著八十歲都能做的事情,想由內而外的改變,一定要去讀讀這本書,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