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
大家都知道這份成功來之不易,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或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助讀活動:有的出錢,有的出車,有的募集圖書,有的帶隊,有的講課……所以,這份成功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大家。
我相信,在助讀者的行列里,有很多人要么來自農村,要么和農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對農村孩子和農村教育有著或深或淺的了解,所以,我們走到了一起,助讀成為了大家共同的事業。
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一群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昨天中午,我看到了兩幅不同的畫面:
一幅是家長和孩子們在書屋里喜笑顏開的樣子,他們剛剛安裝剛剛收到的天涯海角心連心助讀團隊贈送的書架,閱讀暑期獲贈的新書,場面溫馨感人。
一幅是從義工朋友微信里看到的農村土坯房,不擋風不遮雨、家徒四壁,場面令人酸楚。
沿著助讀的道路繼續走下去,你會看到還有很多的孩子上不起學,還有很多的孩子沒有好書可讀,還有很多的孩子不知道怎樣讀書,還有很多的家長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他們需要幫助,我們責無旁貸。
我覺得,人生的意義是在合作、服務與奉獻中實現最好的自己。世界從來就是不公平的,正因為如此,人性的美才可以在幫助他人中充分體現。
我來自農村。我的高中英語老師是上海人,他對每一個同學都特別好,我吃到的第一顆正宗大白兔奶糖就是他給我們的。
走上助讀之路,有人問我:城市孩子也不愛讀書,你為什么偏偏去農村?
為什么?開始我只是身隨心動。問的人多了,我就不得不靜下來想想怎么回答,也許有以下這么幾條理由:我沒有忘記自己來自哪里 ;感恩來自上海的老師幫助了農村孩子,向往成為他那樣的老師;自己讀了不少書,不想爛在肚子里,找塊試驗田試試,農村便是我的選擇。
很多時候,大家都在詬病社會和教育,但抱怨不起任何作用。與其抱怨,不如行動。前幾年,我忙著寫論文、做課題;后來我想,不如把論文寫在書屋里,把課題做在農村土地上。
很多社會問題源于教育問題;教育問題的凸顯,很大程度上與讀書少有關,尤其是農村孩子讀的書太少。就像當年我的老師幫助我一樣,我要到農村去幫幫那些孩子,哪怕一個也好。于是,就有了天涯海角心連心助讀,就有了咱們這個團隊。
一路行走到現在,有很多美麗的相遇都銘刻在你我的心間。
謝謝大家!希望因我們的堅持和努力,會有更多的孩子受益。
讓我們繼續攜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