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練習markdown,找一篇文章打字來練手。侵刪。
科學道德是人類一般道德規范在科研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它是科技工作者首先要加強的道德修養、首先要提高的道德意識和首先要遵循的道德準側。只要在一個科學道德得到遵守的環境里,科學家才會彼此相信研究結果的真實可靠,才會提高科研事業的效率;也只有在一個科學道德得到遵守的環境里,社會公眾才會相信科學研究結果的準確、客觀,才會認可和支持科研事業的發展。
弘揚優良學風,恪守科學道德是我國學術界的主流,但是也應當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國某些科研人員在科學道德和雪峰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最近幾年,科學道德方面的事件頻繁出現,引起學術界乃至全社會廣泛關注。學術界應當以高度的責任感,自覺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制止浮躁學風的蔓延,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滋長。
從主觀上看,學術不端行為之所以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科研人員對科學道德、學術規范不夠了解,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而導致的學術不端或不當行為。另一類是科研人員了解科學道德、學術規范,但為了個人或者小團體的利益而明知故犯。對于已了解科研道德的科研人員,主要應當做好監督和處理等環節的工作,來預防和懲治學術不端行為。對于尚不了解科學道德的科研人員,則首先應對其加強教育,使之在開展科研工作之前,先掌握科研過程中的規范,避免因為對有關知識不了解而出現學術不端或不當行為。
為了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國科協、教育部與2011年啟動了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北京市對此高度重視,在全市各高校、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和市科協所屬學會中廣泛深入開展了宣講教育工作。本書由北京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教育領導小組組織編寫,旨在幫助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青年教師、青年科技工作者、新上崗研究生導師了解和掌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領域的必要知識,為科研工作鑒定良好基礎。
科學研究的本質在于追求真理、揭示客觀規律,科學研究的目的在于服務祖國、造福人類社會,這就需要優良的科學道德和學術風氣為科研提供碧瑤保障。衷心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后,能夠在科研過程中以實際行動堅守科學道德,弘揚優良學風。
摘自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簡明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