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聊微信的搜索
網上有一些討論說百度搜索不行了!微信搜索要稱霸~其實我對于這些倒是無感。但是微信這么親密的應用,我最近還有些感觸。
現在說人們離不開手機,(下半句呢)我離不開微信。
微信作為我一天打開不知道多少次的超高頻應用(據說一個人平均一天要打開20次-30次微信),對之又愛又恨。
“愛”是沒有它我覺得與世界斷絕聯系,好孤獨,好怕不打開微信就錯過“一個億”,不簡單指紅包哦,還有信息。
“恨”是占據了太多時間,并且添加的好友越來越多,關注的公共號越來越多,內容過載,讓我很頭大,想找個東西找半天。
所以問題就產生了,在微信里找東西怎么破?用搜索
微信搜索功能不知道大家常用嗎?用它來搜過什么呢?這種需求多嗎?
二、需求在哪里?什么場景下?
咱們朋友圈內容都有啥?
圖片:主要,這也是產品設計時候主推的內容形式。
圖片附加的想法:文本內容,一般附加想法字數不會很多。
小視屏:視頻內容,一般時間較短。
文本信息:長按發的文本信息,可以復制粘貼大量本文。
分享內容:網頁鏈接,如,音樂網頁,視頻網頁,圖文網頁等。
時間:創建朋友圈內容的時間。
評論:朋友圈內容的相關評論。
贊:點贊的計數,及贊的好友信息。
三、怎么搜呢?
1、入口
我們先去看看搜索的入口在哪里——點擊底部“微信”、“通訊錄”及“查找聊天內容”都會出現頂部搜索框,點擊信息流里面的訂閱號同樣有頂部搜索且內置“搜索文章”,另外點擊企業號,比如“北京交通大學”,也會出現頂部搜索框,內置“搜索應用”
2、點擊搜索框
看看到哪里了?
從以上圖中,可明顯看到,微信搜索主要分類(標簽)有三個,朋友圈、文章、公眾號。
1.“朋友圈”,以朋友圈精選和音樂(權重最高,作為推薦)
2.“文章”,則突出“科技互聯網”,“時尚美容”
3.“公共號”,列出經常搜索的公共號,顯示8個
這3塊都有內置詞,標明可搜索類別,并且搜索框右側小ICON做的十分自然精致。平滑過渡。
點擊訂閱號
訂閱號里面,原創和視頻的權重高
3、開始搜
當我直接在搜索框輸入“騰訊大學”
排序上:最常使用的、聊天記錄、收藏、搜一搜;且為特型模板
當我在朋友圈分類下搜索“霧霾”
當我在文章分類下搜,給出相關很多suggest
每一個搜索詞的聯想結果,應該是受機器控制的。再多想下,從這些搜索結果來看,我們可看到微信用戶的需求。
比如一個產品小白應屆生(我),這些人集中在面試、招聘、入門等話題上。這意味著,在內容運營當中,可以通過這些主流話題來吸引目標受眾的流量,接下來就是如何優化自己的內容排名。如何讓自己的聯想結果詞靠前?,目前還不知道。
在公共號里面搜就不多說嘞。
搜聊天內容
這個就很方便了
總結
微信搜索分為兩種:1、圈內信息搜索(朋友圈內,群聊,單聊內)
大致包括:搜索好友微信,搜聊天記錄,搜好友朋友圈,搜收藏內容
2、圈外信息搜索
大致包括:搜索公眾號、文章
微信是連接器,把人連在一起,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大量信息,又把人與信息聯系,人越多,信息越多,解決找到相應信息的搜索自然誕生。不管是否在移動搜索會拔得頭籌,還是變成“移動的百度”,還是希望可以凈化微信里面的信息,簡單點,輕量點。
有人說微信龐大用戶群,我們需要搜索這些東西的幾率也就越來越大,我們需要便捷、快速的鎖定我們需要查看的信息。同時可以預見慢慢的微信也會成為眾多信息的集散地,擁有龐大海量信息。其中不乏好的內容,當然也會有壞的內容。微信是基于熟人社交,結合微信搜索可以推出,利用營銷手段進行好友圈內推廣,這種口碑圈內傳播,想來會很有效。這種搜索是基于熟人社交圈(有熟人背書)的搜索,更有進行商業價值轉化潛力。
如果商業化信息過濃,不知道用戶會不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