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越來越近了,有一天陽光很好,走在寬敞的馬路上,突然覺得好像北京。
蔚藍的天、高聳的寫字樓、折射出炫目光線的玻璃幕墻。讓我瞬間感覺自己走在京郊某新區(qū)的路上。
剛剛刷朋友圈,看到別人發(fā)的一碗水,陽光照到碗里,把水分成了兩半兒。瞬間想到小時候在姥姥家的窗臺邊趴在沙發(fā)背上。窗臺上放著一碗開水,我在邊等水晾涼,邊看著院子里的雞在啄食,葡萄架子上殘留的一點點枯枝。
內蒙的陽光很強,很耀眼。背后的火墻烘暖了整個屋子。大人們有的去串門、有的在臥室的炕上聊天,姥爺在廚房炸糕,灶臺上燉著羊骨頭。
最近身體不舒服,人總覺得飄飄的,就想在陽光充足的房間躺著。
突然又想起了姥姥家客廳的藍色布窗簾,上面記不清是孔雀還是椰子樹,陽光透過窗簾照亮了整間屋子。拉開窗簾,雙層的玻璃外面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花。有的像羽毛,有的像樹,有的又像不知名的花草。
我靠近窗前仔細看著。
早上的陽光變得很快,不一會兒,眼前就一片花白。我趕緊眨眨眼,幾個黑點兒就那樣映在了我的眼珠上,隨著我的目光四處游弋。
我穿著姥姥新做的棉褲,二姨新織的毛衣,在屋里轉著。一會兒看看書架上的相片,一會兒翻翻抽屜里的“寶貝”。
弟弟們拜年回來了,在院子里玩兒著摔炮、竄天猴,把雞嚇得亂跑。羊骨頭熟了,姥爺拿了兩塊給我先啃,姥姥開始張羅飯桌。
不一會兒,桌上擺滿了大家愛吃的土豆粘粘、燉羊肉,弟弟愛吃的酸菜,姥爺愛吃的肋枝條子,最后姥姥把蒸簾擺上了桌子,我和舅舅們拿著饅頭蘸姥爺拿手的醬油炒菜的菜湯吃。姥姥會喝一碗很燙的開水,然后吃不下的放到姥爺碗里。
媽媽吃得最快,很快就回到了臥室窩在炕上嗑瓜子,然后大家陸續(xù)吃完各忙各的。舅媽掃地,姥姥擦桌子,舅舅洗碗,大家回房間午睡。
我不愛睡覺,一會兒跑到院子里玩兒雞,一會兒去柴房看媽媽小時候剪下來的辮子。
這是童年的姥姥家。
后來有了妹妹,二舅把姥姥姥爺接到了北京,姥姥家就變成在北京,過年也就不再去內蒙了。
不知是住的偏北還是小區(qū)設計的太好,姥姥家的陽光還是如在內蒙一般好。
吃過早飯,在陽臺上曬著太陽看書,妹妹醒了,便和弟弟妹妹們一起玩兒游戲。妹妹的玩具總是能適應全年齡段,疊疊樂、多米諾、樂高,大家玩兒得不亦樂乎。
小布也參與進來我們的游戲,用多米諾擺成奇怪的圖案然后推倒。
午后,大家睡覺了。
我不愛睡覺,就窩在陽臺上看小說,小布在旁邊玩兒手機。然后弟弟醒了,我們就躡手躡腳地跑出去玩兒,或者逛街,或者看電影。不讓妹妹知道。
傍晚回家,妹妹會扒在窗戶上看我們,就像我小時候扒在姥姥家窗戶上看院子里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