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是JVM和Android的實用編程語言,結合了OO和功能特性,專注于互操作性,安全性,清晰度和工具支持。
??作為通用語言,Kotlin可以在Java工作的地方工作:服務器端應用程序,移動應用程序(Android),桌面應用程序。它適用于所有主要的工具和服務。
??Kotlin的關鍵重點之一是混合Java + Kotlin項目的互操作性和無縫支持,使采用更容易,從而減少了樣板代碼和更多的類型安全性。此外,Kotlin有一個廣泛的標準庫,使日常任務輕松流暢,同時保持字節碼足跡低。當然,也可以在Kotlin中使用任何Java庫。反之亦然。
??下面是Kotlin的幾個具體優勢:
1.與Java的互通性
??Kotlin能夠達到和JAVA的100%互通,也就是說你可以使用Kotlin開發您的舊的JAVA項目,所有的你喜歡的Java框架都可以繼續使用,而且你寫的一些Kotlin的框架也都能非常容易的服務于你的java朋友愛好者。
2.字符串差值
??就好像內置了一個更智能、更易讀的Java版本的String.format()。
val x = 4
val y = 7
print("sum of $x and $y is ${x + y}") // sum of 4 and 7 is 11
3.類型推斷
??Kotlin會推斷你的想要的類型(你將會覺得提高代碼的閱讀性)
val a = "abc" // type inferred to
Stringval b = 4 // type inferred
to Int val c: Double = 0.7 // type declared explicitly
val d: List<String> = ArrayList() // type declared explicitly
4.聰明的類型轉換
??Kotlin編譯器會跟蹤您的邏輯做自動轉換類型,這意味著不會有過多的instanceof檢測(在明確的轉換)
if (obj is String) {
print(obj.toUpperCase()) // obj is now known to be a String
}
5.直觀上的相等
??你可以停止使用equals()方法來判斷相等,因為==這個操作符將會檢測結構相等性。
val john1 = Person("John")
val john2 = Person("John")
john1 == john2 // true (structural equality)
john1 === john2 // false (referential equality)
6.默認參數
??不需要定義幾個相似參數的方法
fun build(title: String, width: Int = 800, height: Int = 600) {
Frame(title, width, height)
}
7.命名參數
??結合默認參數,命名參數消除了構造者。
build("PacMan", 400, 300) // equivalent
build(title = "PacMan", width = 400, height = 300) // equivalent
build(width = 400, height = 300, title = "PacMan") // equivalent
8.when表達式
??switch語句被替換成更加易讀和靈活的when表達式
when (x) {
1 -> print("x is 1")
2 -> print("x is 2")
3, 4 -> print("x is 3 or 4")
in 5..10 -> print("x is 5, 6, 7, 8, 9, or 10")
else -> print("x is out of range")
}
??既可以作為一個表達式或者一個語句,也可以有參數或者沒有參數
val res: Boolean = when {
obj == null -> false
obj is String -> true
else -> throw IllegalStateException()
}
9.屬性
??公開的(非私有的)參數自定義的set&get行為,這意味著可以阻止我們的代碼膨脹(getters&setters帶來的)
class Frame {
var width: Int = 800
var height: Int = 600
val pixels: Int
get() = width * height
}
10.范圍(Ranges)
??方便可讀性
for (i in 1..100) { ... }
for (i in 0 until 100) { ... }
for (i in 2..10 step 2) { ... }
for (i in 10 downTo 1) { ... }
if (x in 1..10) { ... }
11.擴展方法/功能
??是否還記得第一次使用Java中List的排序么?你找不到一個sort方法進行排序從而你不得不咨詢你的老師或者查找google來獲取到Collections.sort()這個方法.后來當你使用一個String的時候可能你會寫一個幫助類來幫助你達到想要的目的,因為你不知道有StringUtils.capitalize()。
??如果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向舊類添加新功能,這樣你的IDE將會幫助你在代碼中找到相應的功能,這一點在Kotlin上面很容易實現。
fun String.format(): String {
return this.replace(' ', '_')
}
val formatted = str.format()
??標準庫擴展了Java的原始類型的功能,這正是String特別需要的:
str.removeSuffix(".txt")
str.capitalize()
str.substringAfterLast("/")
str.replaceAfter(":", "classified")
12.空值安全
??Java是一種應該稱之為幾乎靜態類型的語言,在Java中,String類型的變量不能保證引用String(安全),它可能引用為null,即使我們已經習慣了這個類型,它抵消了靜態類型檢查的安全性,所以Java開發人員將不可避免的遇見NPEs(NullPointerException)或者想法設法的避免(有點多于的工作)。
??Kotlin則是通過區分非空類型和空類型來解決這個問題。默認情況下,類型為非空,并且可以默認添加一個"?"例如以下這樣:
var a: String = "abc"
a = null // 編譯報錯,a不能為null
var b: String? = "xyz"
b = null // b可以為null,編譯通過
??當你訪問一個空的變量的時候,Kotlin會強制的避免NPES(NullPointerException)
val x = b.length // compile error: b might be null
??雖然這個看起來有點繁瑣,但是因為他的這些功能真的可以是開發輕松起來,并且我們可以智能的轉換,將空的類型轉換為非空類型供我們使用.
if (b == null) returnval x = b.length // no problem
??并且我們可以安全的使用,當我們計算的為空的時候(而不是拋出空指針異常)
val x = b?.length // type of x is nullable Int
??安全調用可以鏈接在一起,以避免我們有時用其他語言編寫的嵌套的if-not-null檢查,如果我們想要一個非null之外的默認值,我們可以使用elvis操作符
val name = ship?.captain?.name ?: "unknown"
??如果這樣并不適用于你,而且你需要一個NPE,你將不得不明確地要求它
val x = b?.length ?: throw NullPointerException() // same as below
val x = b!!.length // same as above
13.更好的Lambda表達式
??Kotlin更好的支持Lambda,基于他的聰明良好的語言設計,語法直接了當,可讀性和簡潔性更好。
val sum = { x: Int, y: Int -> x + y } // type: (Int, Int) -> Int
val res = sum(4,7) // res == 11
??更好的說明以下
- 如果lambda表達式是方法的最后一個參數或唯一的參數,則可以移動或省略方法括號;
- 如果我們選擇不聲明一個single-argument-lambda,它將被隱式聲明為it
??由以上兩點可以得到以下三行代碼形式:
numbers.filter({ x -> x.isPrime() })
numbers.filter { x -> x.isPrime() }
numbers.filter { it.isPrime() }
??而且這也允許我們寫出更加簡潔漂亮的代碼:
persons
.filter { it.age >= 18 }
.sortedBy { it.name }
.map { it.email }
.forEach { print(it) }
??Kotlin的lambda系統功能的完美結合使其成為DSL創建的理想選擇,查看Anko的DSL示例,旨在服務Android開發。
verticalLayout {
padding = dip(30)
editText {
hint = “Name”
textSize = 24f
}
editText {
hint = “Password”
textSize = 24f
}
button(“Login”) {
textSize = 26f
}
}
??如果你有疑問或更好的算法思路,歡迎留言交流!!!
??如果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麻煩動動小手給個喜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