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股王告訴你1.21重要市場信息匯總及點評
宏觀新聞:
1、根據日程安排,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2018年第四季度GDP數據。社科院此前預計,2018年中國第四季度GDP增速為6.5%,全年經濟增長6.6%左右。在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后,預計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6.3%左右。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于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2、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7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1月23日、24日到期量分別為3500億元、2500億元,規模較大。上周央行共進行127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累計有1100億元逆回購到期,上周逆回購操作實現凈投放11600億元。
3、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穩扎穩打、勇于擔當、敢于創新、善作善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行業新聞:
1、滬深交易所于1月18日發布了《關于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相關事項的通知》,優化違約合約展期安排,放寬旨在解決合約違約而新增交易的部分限制。
2、證監會上周五核準了兩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分別是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立華牧業股份有限公司。
3、個人所得稅APP更新,不再強制要求填寫出租人信息,這意味著租客此前遇到的填也難不填也難的困局得以緩和。
4、工信部副部長19日表示,中國加快5G商用已具備堅實基礎,加快5G商用步伐有利于支撐服務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5、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重大機遇,進一步加強合作對接。
6、第二屆大發審委委員21人擬任名單公布,券商、保險、基金和高校人員被全部剔除,13名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和交易所人員占據絕對多數。
7、日經新聞報道,富士康自10月以來在iPhone工廠裁員5萬人。
8、數據顯示,本周共有68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解禁市值為625.86億元,較上周452.92億元的解禁市值環比增加38.18%。從解禁股份占比來看,占總股本比例前三位的是:康躍科技(59.66%)、揚杰科技(49.55%)、楚天科技(46.80%)。
9、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信用衍生品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0、據外媒報道,隨著特斯拉正式終止任何形式的免費充電計劃,這家汽車制造商將全球Supercharger充電站的充電價格平均提高了33%。
公司新聞:
1、從周二開始,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拉開序幕。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預披露時間安排,1月22日,創業板公司金銀河將公布年報業績,成為兩市首家披露年報的公司;1月25日,滬市主板蘭州民百公布去年業績,成為滬市首家披露年報的公司;同日,光莆股份也披露年報。
2、ST升達公告稱,權健集團副總裁沈建宏未當選公司非獨立董事。
3、日海智能子公司預中標18.75億元中國移動采購項目;貝通信預中標中國移動工程項目,合計金額13.3億元。
4、雙匯發展擬向羅特克斯發行股份吸收合并雙匯集團,明起停牌。
5、1月20日凌晨,電商平臺拼多多被曝出現重大BUG,用戶可領100元無門檻優惠券。拼多多聲明稱黑灰產團伙通過平臺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優惠券,已報案,否認“一夜損失200億”。
6、隆基股份公告,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陜西煤業計劃自1月19日起12個月內增持1%-4.99%的公司股份。
7、方大特鋼預計公司2018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70億元-30.4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20%。
8、日盈電子,股東孟慶有、嘉興鼎峰、青島金石擬6個月內擬合計最多減持約12%股份。
9、寶鋼股份公告,公司2018年實現凈利潤預計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億元到23億元,同比增加8%到12%。
10、上海證監局向*ST毅達下發關注函:要求董事張培等在25日前取得聯系。
11、海通證券業績快報發布,2018年度凈利52.13億元下滑約四成,因市場交易量同比下降。
12、*ST船舶公告 ,2018年度預計盈利超4.35億元,實現扭虧。
13、富春股份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6%股份。
環球市場:
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均漲逾1% 特斯拉股價暴跌13%
上周五歐洲主要股指全線大漲,美股三大股指均漲逾1%,特斯拉股價大跌12.97%,市值報519億美元,低于通用汽車的544.9億美元;該股創下近4個月最大單日跌幅,據報道,該公司將削減至多7%的全職人員,此外,將到期的債務或消耗該公司1/3的現金。全周,標普500指數累漲約2.87%,道指累漲2.96%,納指累漲2.66%。風險情緒趨于緩和,國際金價收跌0.8%,本周累跌0.5%。全球原油庫存壓力趨緩,美油大漲逾3%,創五周新高。
二、投資機會參考
1、各部委已達成一致 今年政策補貼將向充電設施傾斜
電動車充電設施度過了難熬的一年,2019年產業環境會大幅改善,整體政策迎來利好。1月18日,中國充電聯盟2019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透露了這一風向。中國充電聯盟理事長董揚談到,2019年充電設施產業將迎來最好的一年,各部委已溝通意見,要求各地方政府不要補車,要補充電基礎設施,要求地方政府出臺詳細的實施辦法。
分析認為,新能源車產銷量的大幅增長,倒逼充電設施投資加速。隨著補貼由購車向充電環節傾斜,社會主體投資積極性也顯著提升。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目標,到2020年,分散式充電樁需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保有量500萬輛新能源車的日常使用需求。機構預計,到2020年我國充電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320億元。
A股上市公司中,和順電氣(300141)是充電樁領域全國進入早、使用廣、具較大行業影響力的企業之一,電動汽車充換電已經形成系列化產品,可以滿足不同規格、功率、場合下的充電需求,目前已在多個省市獲得訂單。公司此前公告中標南方電網2018-2019年電動汽車充電裝置項目。科陸電子(002121)充電設備銷售2017年完成1.8億合同。公司在2017年南網項目中標占第一份額。
2、三部委促進居民消費汽車及家電有望邊際改善
18日,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北京聯合召開優化市場供給促進居民消費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提出,著力擴大消費規模。因地制宜促進汽車、家電消費,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智能新型汽車和家電的消費需求;推動農村消費提質擴容,支持優質工業品下鄉。
不久前的本月8日,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曾表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措施。從歷史經驗來看,我國分別于2009年、2016年實施過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均顯著提振了乘用車銷量。家電方面,2007-2013年以舊換新、家電下鄉補貼、節能補貼這三大主力政策共同實施,對于空調、冰箱、洗衣機的內銷量均有明顯的提振作用。
在促進居民消費等政策大力推動下,汽車家電等市場需求,邊際上有望出現改善。海信家電(000921)主營冰箱、中央空調制造銷售業務。長安汽車(000625)目前銷量處于底部,福特新車周期有望帶來業績高彈性。
3、國內首個5G全覆蓋創新園余杭開園
20日,5G全覆蓋的產研一體化創新園中國(杭州)5G創新園開園。據悉,中國(杭州)5G創新園是國內5G全覆蓋、提供完整5G產研條件的創新園。主要面向全球招引“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5G產業鏈相關平臺和項目,包括上游基站升級、中游網絡建設、下游產品應用及終端產品應用場景等產業門類,推進基站天線、小微基站、通信網絡設備、系統集成與應用服務、高清視頻、AR/VR、無人機、車聯網、智慧物流、智慧社區、智慧醫療等產業在園區落地。
5G成為新型基建之一,政策上投資力度將持續加大,后期更多政策有望持續推出。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預計2020-2025年期間,中國5G發展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19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加快5G商用已具備堅實基礎。未來牌照、招投標、各地建設規劃等催化劑有望對板塊形成持續拉動,
可關注5G產業鏈及物聯網等下游應用細分龍頭,如國內設備商集采領先的光通信龍頭烽火通信(600498)、物聯網模組龍頭高新興(300098)等。
4、北京機動車排污防治擬立法 關注尾氣治理機會
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被納入了今年的立法計劃中。
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汽車工業也實現了飛躍式的進步。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車帶給人們便捷的同時,也因為中國針對汽車工業的法律法規、產業鏈結構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了機動車排放對大氣的高度污染。據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中國機動車造成的城市大氣污染高達30%以上。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對機動車尾氣治理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在不同的經濟及科技發展階段,制定了不同的機動車排放標準,但整體上處于越來越嚴格的趨勢。
分析認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機動車保有量國家,未來幾年內必將超越美國位居第一,在相關政策的層層推進下,未來中國必然會衍生出千億規模的尾氣治理市場。目前中國機動車應用最為普遍的是SCR系統,利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對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有害物質進行處理。近幾年,中國SCR系統技術不斷升級,在政策的強有力推動下,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銀輪股份(002126)主營乘用車板塊產品及尾氣后處理產品,公司擁有SCR和EGR雙重業務優勢。貴研鉑業(600459)專門生產用于汽車尾氣凈化的三效稀土基催化劑,產品具備明顯競爭優勢,目前已成功進入某些德資和法資品牌的供應體系。
5、積塔吸收合并先進半導體或登陸科創板 相關公司受關注
1月17日,先進半導體以收盤價1.49港元/股,市值22.9億港元完成了在港股市場最后一天的交易。積塔半導體吸收合并先進半導體,后者上市地位將于2019年1月25日上午9點撤回,屆時先進半導體將完成私有化。
近年來,由于智能駕駛、物聯網、AI等新興行業快速發展,導致了全球8寸晶圓廠產能供不應求。新建晶圓廠需要動輒數十億上百億投資,先進半導體與積塔合并完成后,能夠為先進提供一定資金支援。但單靠華大半導體投資并不能保證給足量資金來源。有行業人士稱,科創板第一批企業范圍限定在北京和上海,積塔半導體顯然在列。在短短3個月內,先進半導體從宣布被私有化,迅速取得了國家監督管理總局的批準,到摘牌退市,如此快速的合并進程大概率是為其科創板上市在做準備。
公司方面,上海貝嶺(600171)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先進半導體總股份的8.23%。太極實業(600667)中標上海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一體化項目,金額47.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