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你想不想找個人來陪...
小時候,我們都在家人身邊長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兄弟姐妹。那個時候,孤單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詞匯。
上了大學,第一次出遠門。我記得,那天晚上上車的時候,媽媽忍不住抱了我一下,昏黃的燈光下閃著淚花。那個時候,孤單原來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因為我離開了爸媽,爸媽也離開我.....
讀書期間,和父母的溝通也比以往少了,每周一次的通話已經(jīng)成為流水線,簡單的噓寒問暖,僅此而已。因為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僅需要有人陪伴,更需要的是精神的寄托!
那時候發(fā)現(xiàn),學校不單單是拿畢業(yè)證的地方,更像一座精神家園。就像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園》里寫的一樣,自己家里有一個柜子,里面放著在當時被稱為的禁書,在沒有人的時候,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翻開書本,又驚又喜,好像夜晚爬窗幽會的戀人。
讀書期間,社團活動或是聚會,能推的盡量推。相比之下,自己很喜歡一個人去圖書館,享受自己的時光。那時候孤單是我最好的朋友,因為只有他的陪伴,我才有寫作的靈感,才有思想上的頓悟,才有心靈上的充實。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一個朋友說,大學其實是在尋找兩個伴,一個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個是陪你走完一生的伴侶。很慶幸自己能在大學遇到這個人生摯友,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上互相交流學習。酒肉朋友只是過客,精神佳友才是陪伴。
畢業(yè)后,同學各奔東西,學生變成了職業(yè)人。我從一個圈子踏入另一個人圈子,生活又回到原點,從此一個人過。
入司半年,感情最深的還是“快樂的拖拉碼”,我們一起上課、一起輪崗、一起開會,一起吃飯。還記得,每次去飯?zhí)贸燥垼覀?0多個小天鵝,把整個桌子都坐滿了,那絕對是公司一道風景。很開心遇到你們,在工作之余可以一直陪你哭陪你笑。人生能遇到這樣一群人,不容易!
時光匆匆,人生總是聚少離多。身邊的同事,離職的離職,外調(diào)的外調(diào)。昨天剛剛送走了一個同事,聚餐的時候,玩笑話開的很多,場面并不傷感。離開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幫我照顧好她!
我當時沒有哭,但是現(xiàn)在寫著寫著,卻忍不住了......
有人說,親情、友情、愛情,缺一已是不幸!一路走來,你會發(fā)現(xiàn)陪在你身邊的永遠是他們,不離不棄!當你孤單,你回想起誰?家人、友人、還是戀人?
又或者是孤單本身,因為那是我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