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劇中,梅長蘇化名蘇哲住進寧國侯府的雪廬,在金陵的皇室中遇到的第一件事便是霓凰郡主“比武招親”。這場比武招親的發起人是梁帝蕭選。
“霓凰在南境十年,邊陲安定,十萬鐵騎對她是忠心不二。只怕時間再久了,南境大軍只知穆王不知梁王,南境就要變成南國了。穆青既已成年,正是從他姐姐手里接受長官云南王府的時機。霓凰嘛,是該歇歇了!”
通過這段話,我們就知道給皇家打工的命運了。霓凰郡主是梁帝親封的一品軍侯,瑯琊高手榜唯一上榜女性,在南境鎮守十年。所謂“功高蓋主”,梁帝害怕穆王府軍功赫赫,將士們對其忠心耿耿,將來有一天穆王府要是造反,恐怕朝廷鎮不住!于是就借兩件事來削弱穆王府的勢力,一是比武招親;二是讓資歷尚且不足的魏青接受掌管南境大軍。歷史都是驚人的相似。無論你多么忠心不二,也難保上頭不懷疑你。沒有能力,得不到重用;能力太突出,功勞太大,上頭又覺得你是個威脅。于是想辦法削弱你的能力,逐漸地……
我不知道這個梁帝是否深入考慮過:第一,霓凰郡主在南境鎮守十年,十萬鐵騎對她忠心不二,要反早反了,還用得著等到現在嗎?是你皇帝自己想多了吧。第二,霓凰郡主鎮守的十年間,邊陲安定,百姓安居樂業,這不是很好嘛。你這樣以比武招親的名義將霓凰調離云南,委任實力尚且不如霓凰的弟弟魏青掌管十萬大軍,這樣對南境真的安全嗎?就算霓凰卸任,你皇帝也要委任一個實力相當的人才能鎮守邊境啊。魏青一個愣頭小子,做事沖動任性,不如姐姐霓凰心思周密、善于把控。萬一十萬大軍被他小子整砸了,南境不安定,你朝廷安定得了嗎?梁帝此舉純屬多慮,這就是大多數帝王的毛病,多疑。不該的多疑。
對于金字塔頂端的人來說,他的利益永遠是最重要的。任憑你功勞再大,也抵不上他的朝廷和家族的利益大。必要時候,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會選擇犧牲掉你。這就是給皇帝打工的命運。為人臣子,忠君愛國是你的本分,但若妄動貪念,就是你的過錯。再大的功勞,也不能抵消你對他的威脅。所以一旦你功高震主,也就是他要動你的時候了。
若遇到這類問題該這么辦呢?劇中劇外我都看到過一些例子,要么表忠心;要么急流勇退。常言道,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凡事不可貪多,就是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人心不足蛇吞象,誰都討厭貪得無厭的人。
再看比武招親過程中,各家是如何籌謀打算的。首先譽王安插自己的親信參加比武招親,誰若娶得郡主,誰就能間接地分得南境十萬大軍的掌控權。比武招親只是梁帝分化穆王府軍權的一招棋。東宮太子和越貴妃,更是離譜!為了掙得郡主獲得南境軍方助力,太子和越貴妃竟然用了情絲繞這么卑鄙的伎倆!再被蘇哲識破詭計擒獲之后,梁帝的態度呢?重處了司馬雷一家,而對于越貴妃和太子的陰損勾當,只是褫奪貴妃的封號降為嬪,不久后又復位,太子只是閉門讀書思過。太子要備禮登門謝罪,被梁帝阻止了。說什么來著,你是東宮之首,她是臣子,用得著你親自登門給她賠不是嗎,派個別人去就行了。到底還是自己家人,霓凰就算再怎么保家衛國,也比不上皇帝自己的兒子親。
以往的朝廷都是和親,將公主或是郡主嫁給別國,以求邊疆安定。但大梁暫無戰事,不需要和親。但是朝堂之上的梁帝心中也知道,朝局一片混亂,再不未雨綢繆,恐將來禍事不斷。若此時能夠借選郡馬一事結交燕渝各國,對大梁將來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若郡主嫁到別國,即可安定南境,又可得到別國的軍事助力,對大梁的安定也是有利的。只可惜梅長蘇不愿意。
比武招親的擂臺上出現了個百里奇,此人是北燕人,不修邊幅、一頭獅毛,但力大無窮,擊敗各國選手。怎么辦?難道這位神采精華、霽月風光的郡主要下嫁給此人?但是皇帝一言既出是不能反悔的,比武招親可是下了國書的。場子收不住了,群臣束手無策,梁帝只能寄希望于梅長蘇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在百里奇是梅長蘇事先安插進來的,又借用庭生和幾個孩子當著群臣的面有模有樣地打敗了百里奇,為朝廷挽回了顏面。這里要解釋一下,故事的開頭講道梅長蘇幫助北燕六皇子成為東宮之首,所以百里奇甘為梅長蘇所用也就不奇怪了。若不是梅長蘇事事想在人先,籌謀布局如此精細,比武招親這事兒還真不知道怎么收場呢?梁帝你可知錯?
比武招親事件在梅長蘇用庭生和幾個孩子打敗百里奇,越貴妃和太子陰謀被揭曉后告一段落。我們也看出了古代帝王家和侯門公府的兒女婚姻大事不能自己做主,該是多么的無奈。這天下是帝王家的,帝王也是天下的。帝王家的兒女就要為國分憂,婚姻大事也要利國利民,侯門公府的兒女也要為家族利益貢獻出自己的婚姻幸福。你還想當公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