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作為一名設計并管理活期產品的金融產品設計師,手把手教你五步甄別活期產品。
原本想寫一篇關于活期產品與監管層的文章,但后來一想,估計寫出來也淹沒在眾聲之下了,倒不如寫一篇關于現下環境中如何挑選活期產品的文章來得實在,一是在新環境下挑選出一個安全可靠、能長久生存并且收益不低的活期產品本就是一個技術活,二是活期產品被完全取締的概率也確實不高,有挑選的價值。我作為一名金融產品設計師,設計并管理了一款規模不低的活期產品,相對于其他人可能更有一些發言權。在本文中我不打算跟大家講活期產品的金融模型是什么樣的,亦或我們是如何通過回歸分析預測轉出行為的,而是跟大家站在同一個視角下去觀察活期產品,看看我們能通過哪些信息觀察出活期產品是否有問題,從而反向推斷出哪些活期產品沒有問題。在此,我總結出了5步法去分析活期產品。
1、管理層背景:沒錯,你沒看錯,是管理層背景,一個活期產品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不是是否合法,不是產品管理能力,而是管理層的背景。原因很簡單,這個信息是你最容易查出來的,而且也是最容易考證的。在這里我強烈向各位推薦如果要選擇活期產品最好選擇管理層有強金融背景的P2P平臺,因為他們過去的工作經歷中大都是和風險打交道,全套的風控模型早已完善了,而且即便沒有類似活期產品的管理經驗,那也就是找一個貨幣基金經理吃頓飯聊聊天的事情,相對來說簡單一些。而管理層沒有金融從業人員的話就累得多,產品外殼即便構建出來了,看似和別家活期產品一樣,其實內部是空的,對風險的把控能力全無。尤其是請各位注意,活期產品第一大風險是流動性風險,而流動性風險是一個低頻高損的風險,意思就是說它輕易不出現,一出現就能要了你命。這里金融從業的另一個優勢就出來了,面對流動性風險,金融從業人員能較輕松的從別處拆借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反之就差點意思了,尤其是沒風投沒背景沒人員的三無P2P平臺,這時候除了干瞪眼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了。
2、活期產品權重:活期產品在自身平臺入金量占比是我看中的第二點,一個P2P平臺專門只做活期產品,那么我認為相對來講風險要大了一點。打個比方,一個P2P平臺可支配資金1000萬,現在業務是10億,如果整個平臺只有活期產品,那么活期產品超額提現率超過1%就把自有資金打爆了,但是如果這個平臺活期只占整體規模的5%,大概為5000萬,那么1000萬平臺自有資金在20%超額提現率時才能出現資金被打爆的情況。其實,活期產品做大之后所有的加入、轉出都是概率問題,同樣3%的轉出概率,在規模1億和10億時所面對的風險當然不一樣。本身就P2P平臺來說,到底有多少資金用于抵御其活期產品流動性風險,站在事外的我們其實是完全不得而知的,但是按照概率來講,已經健康成熟的P2P平臺中,活期產品占比越底越安全。我設計之初就把它定位在存閑錢和拉新兩點上,不會太過要求它的規模,而專做活期的P2P平臺自然會要求它的規模和用戶量,這其中就涉及到了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三點。
3、最高投資金額:單個用戶最高投資不宜超過20萬。這里面說的不是對咱們來說不宜超過20萬,而是對于平臺的活期產品來說,活期產品應該限制單個投資人的最高投資金額,一般不能超過20萬。原因很簡單,如果我們對活期產品沒有投資金額的限制,很容易出現一小撮人持有大量的活期產品份額。管理過活期產品的人知道,正常情況下小額投資人更愛頻繁操作,大額投資人沒有過多操作,而在平臺舉行活動、行業出現特殊事件(報道e租寶)時,大額投資人的轉出提現行為會急速上升,原因很簡單:大額投資人更在意自己的資金、更敏感、操作也更有目的。這時如果我們假設未來行業再經歷一次像e租寶一樣的突發事件,這時候大額投資人會快速提現,如果你沒有對投資金額作限制,那么持有大量活期產品份額的一小撮人很容易就會打爆活期產品的流動資金,而理論來說,活期產品的投資限制越低,就會越分散,也就越安全,當然了,也要根據各平臺不同的承受能力去決定。
4、項目期限:這里面說的項目期限不是活期產品的期限,是活期產品匹配給你的項目期限。里面的項目期限越長,越不適合作為活期產品的標的項目。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兩個活期產品,第一個活期產品只買三個月的項目,如果每天都買100萬,那么三個月后就已經有項目回款了,開始為活期產品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這時候活期產品規模不到1億(不考慮轉出),平均每天能回款超過1%;第二個活期產品買的都是2年期的項目,依然是每天買100萬,但是它需要兩年之后第一個項目才能回款,這時活期產品規模超過7億,每天回款金額占比不到0.14%。每天回款1%和0.14%,顯然哪種期限更好大家心里已經有數了。對于等額本息方式,雖然借款人每月都有回款,但是依然是借款2年期,對于整體來講是沒有變化的,超越不了0.14%。退一萬步來講,如果活期產品真遇到問題了,你是希望持有3個月到期的項目還是兩年到期的項目?另外,有的活期產品匹配的項目造價很明顯,這也需要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里就不在展開了,有機會對于項目的鑒別可以單寫一篇新的文章。
才發現已經零零灑灑寫了2000字,我相信這五步鑒別方法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說應該還有些用處的,未必一定能幫你剔除所有問題活期產品,但是據我目前所知,確實能夠剔除相當大的一部分。
還有個問題要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如鯁在喉,一直困擾著我。就是很多人都說:”活期產品流動性好,萬一有個啥,我就把錢提出來,多安全。“這句話其實不是非常成立的,如果真有點什么事情,你知道別人也知道,大家都提錢就會發生擠兌事件,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一般發生擠兌了都沒有多好的下場。這是一個標準的囚徒困境,最優解是大家都別提錢,這樣最安全,但是真到裉節上誰會這么做呢?倒不如你持有一個項目,不管市場上啥風險,你把錢借給那個企業,那企業能還錢比啥都強。
最后,本人作為一個金融產品設計師,僅僅從自身認知角度與大家進行探討,如有錯誤,歡迎各位指正。另,如果大家對活期產品還有任何疑問,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