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叔的心理小分享】
hello~小伙伴~大家好啊~今天是我們共同心理成長的第43天。
還記得蝎子叔之前說過的情感依賴,挽救親密關系的誤區嗎?
【內心的需求】
阿德勒說人一生追求的就是愛和歸屬。我們在尋找親密關系時,總是傾向于互補,多過于給予。當我們想要吸引一個有我們沒有特質的人的時候,我們也會偽裝成擁有那樣特質的人。比如說我們想要找一個特別自信的人,就會把自己裝作特別有自信,因為我們內心深信,一個特別自信的人不會被一個沒自信的人吸引。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偽裝的原因,一切都是從需求出發,需要掩飾內心那個脆弱的孩子。
【那個內心脆弱的孩子】
雖說我們長大了,建立了親密關系,但是我們內心那個脆弱的孩子卻從來沒有長大。我們仍是缺乏安全感。小時候受過的傷痛并沒有好,只是隱藏了起來。
【吸引注意】
小時候我們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會鼓勵搗蛋,會惡作劇。長大后為了吸引伴侶的注意力,我們會故意找茬,吵架,甚至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
【權力斗爭】
小時候我們和父母爭奪權利,父母不給我們買玩具就在地上打滾。長大后和伴侶的權利爭奪,不聽我的就離婚,不聽就離家出走。
【報復心理】
小時候考試沒考好被關小黑屋,回頭就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甚至把床墊都劃破,就要報復父母的管教。長大后,好,你出軌我也出軌,你想要孩子我偏不給你,就是不讓你好過。
【自我放逐】
小時候反正我就這樣,我就是學不會,我就是笨,可那又怎樣。長大后,妻子天天念叨讓你上進,反正我就這樣,你要想找有錢的就離婚吧。再不就是你這么拜金,為什么要跟我,不管怎樣,我就是不改。
【如何直面內心的需求】
面對親密關系之間的沖突,很多人第一選擇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逃避。要不就是互相吵架,直到壓倒對方,控制對方,要不就是天天冷戰。還記得蝎子叔之前說過,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各有各的道理。每當沖突時要想,可能兩個人都是對的,兩個人都是想讓自己的內心需求得到滿足,都是站在統一立場上的,應該共同解決。
下次吵架時可以試試這么說,你說我沒用,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父母對我的評價,讓我感到很受傷,我其實并不是那么沒用的,你能理解嗎?
這樣是不是會好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