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ing nature take its course,there are those willing to directly face the inevitabl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s our deep-rooted love of nature, yoga is.
順其自然,心甘情愿的直接面對那些無可避免的困難與挑戰,愛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天性,瑜伽也是。
手腳冰涼的人,一到冬天,伴隨著北方的冷空氣,就會越發的厲害,輕則滋生凍瘡,重則引起其他疾病,有時候心情不好再加上手腳冰涼,感覺整個心都零下了。
到底為什么會手腳冰涼呢?
中醫謂之氣虛、血虛導致的血液運行不暢,供血不足,末梢循環不好;
西醫稱之為“雷諾綜合癥”,由于身體受冷或情緒受到刺激,將血液帶到這些部位的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皮膚膚色會變得蒼白,或者潮紅,情況嚴重會變成青紫,病因不明,更趨向于認為它是一種免疫缺陷型疾病。
歸根結底,就是身體的新陳代謝減慢,四肢末梢,特別是手指和足趾的血管的過度收縮,血液循環不暢,末稍神經失調。
哪些人或者什么情況下更容易手腳冰涼呢?
1.體質較弱的女生
這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而且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于運動較多的關節區,因為脂肪、血管皆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
2.血糖太低或低血壓時
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血糖太低時,會發生手腳冰冷。而低血壓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疲勞、身體衰弱時,血壓容易降低,就會手腳冰冷啰
3.壓力過大時
有些人上臺演講或是出席重要場合時,會手心出汗,同樣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只要過了這個緊張時期,就會慢慢恢復溫暖。
3.衣物不夠保暖
如果手腳冰冷,表示體溫的平均調配有問題,如果已經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但手腳仍未恢復溫暖,就該注意啦因為許多人體表的溫覺神經接受體的「涼點」,因為太過遲鈍而不能感受到冷。
4.天氣冷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
都會讓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讓手腳冰冷。
手腳冰涼的問題男女都有,由以女性和體弱多病的老人為多。
如何給冰涼的手腳以溫暖呢?
傳統的中醫理論認為,治療手腳冰涼的癥狀,主要在于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1.注意保暖。記得多穿衣,手上戴手套,腳上穿保暖的鞋子,每天堅持用熱水(水溫不要太高,約攝氏40度左右)泡腳,既能使身體暖和,又能舒緩疲勞神經,也是減緩手腳冰涼癥狀的非常好的方法。還要在工作和生活的間隙,多走一走,甩一甩手,活動一下末梢的神經。
2.改善飲食。適當地進補一些食物,能改變我們體內陽氣虛弱狀況,增加機體的熱量。
多補充維他命E,維他命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于末梢血液循環暢通很有幫助。
多吃含煙堿酸的食物
煙堿酸對于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也可改善神經緊張、緊張性腹瀉、皮膚炎,更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如果大量服用,還會臉部通紅、發燙呢
煙堿酸在哪里煙堿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制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
維他命B群可幫助合成煙堿酸
維生素B1、B2、B6能幫助煙堿酸的合成,想促進末梢血管擴張,每天可補充30-60mg的維他命B群。
培養吃點辛辣食物的習慣,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食欲;常吃溫補食物,如人參茶、姜母鴨、桂圓茶、黑芝麻、甜湯圓...等,能補身,也能暖身。
3.體育鍛煉。在寒冷的冬季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能提升我們體內的“陽氣”,對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非常有益。
但:手腳冰涼的人很多屬虛弱體質,因此不要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冬季大量出汗會“發泄陽氣”,反而對身體不利。應該選擇能讓身體充分發熱但又不會喘不過氣來的運動,再加上一些鍛煉肌肉的無氧運動,對改善虛弱體質、強化體溫調節能力十分有效。
瑜伽的練習實在是一項簡單有效的鍛煉方式。
首先用拜日暖身,拜日十二式,即是向太陽致敬的十二個姿勢。做拜日式時,心中要滿懷感激之情。
這套簡單的動作對人體12條主要經絡和任督二脈都有顧及,是一種效率極高的導引法。而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套動作對經絡的疏通作用并不局限在某個穴位或者某一段經絡,而是從整條經絡的角度進行全線導引,具有活血通瘀和散寒振陽的作用。
動作完全沒必要非得像圖片上那樣標準。人的柔韌度差異很大,和年齡也有密切的關系。練習時,您只要覺得舒服、不痛苦就行了。練習的時間和每個分解動作的長度也是以舒適為度,您覺得累了就不要練了,身體疲倦時也不要練。因為疲倦感常常是身體血氣不足、需要休息的信號,這時去做導引疏通,反而耗費血氣,過猶不及。此法本來是需要配合調整呼吸的,但配上呼吸法就顯得過于復雜,不便于大家掌握。這里,我教您一個簡單的變通方式:練習前,做兩個深呼吸,使自己自己進入比較放松的狀態,再練拜日,效果就出來了。
如果,你覺得拜日還不夠,可以再繼續練習下面的體式:
- 1 -
山式
面對墻站立,雙腳分開與髖部等寬的距離。
吸氣時向上伸展你的手臂,軀干保持正直,雙手五指分開相對,雙臂保持筆直,感覺像在背部長了一雙翅膀一樣。
伸展你的指尖朝上,感受能量從腳向上流通,保持3-5個呼吸。
- 2 -
直角式
關愛自己,從溫暖自己的末梢神經開始,讓能量進入到你的手、腳,滋養你身體的所有細胞,進而溫暖你的心。
面對墻壁站立,保持與墻適當的距離,雙腿保持并攏或微微分開適當距離。
讓你的身體從髖部向前向下彎曲,雙手扶著墻壁,墻上的手掌要略高于肩膀的高度。慢慢向后移動你的臀部,延伸你的脊柱。
保持3-5個呼吸。
- 3 -
戰士三式變體
從上個體式繼續往下做,慢慢抬起你的右腿,向后筆直伸展。
身體保持平衡穩定,手臂的支撐要比下犬式變體更有力,盡量使伸直的右腿與軀干、手臂保持一條直線。
在這個姿勢保持3-5個呼吸后,換另一條腿繼續。
- 4 -
半月式變體
從直角式開始做起,慢慢抬起右腿,并側扭轉身體,左手向下撐地。
抬起的右腿向后筆直蹬出,身體重心放在左腿和左手之間,右手扶墻保持身體平衡。
在這個姿勢保持3-5個呼吸,重復另一側。
- 5 -
站立前屈伸展式
雙腳分開與髖部同寬的距離站立,雙臂在頭頂上方交回,雙手分別抱另一條手臂的手肘。
身體從臀部位置向前方做前屈,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彎曲適當的幅度即可。
保持3-5個呼吸。
- 6 -
三角伸展式
雙腳分開適當的距離,手臂水平展開,與肩膀同高。右腳跟離地,內收45度落下,剛好正對左腳的足弓,保持雙腿伸直有力,讓身體穩定。
右手臂帶動右側腰向右下方拉長,盡量保持側腰和手臂的伸展,穩定住肩膀和側腰以后,把右手先放在腳上,重心在右手上,可以用瑜伽磚作為輔助。
在這個姿勢保持3-5個呼吸。
- 7 -
側角伸展式
從上個體式繼續往下做,保持右手在瑜伽磚或地面上的支撐,彎曲你的右膝蓋。
伸直你的左手臂指向天花板放下,左腿保持筆直蹬地,使左手臂左側腰和左腿保持在同一直線上,右大腿和右小腿保持90度夾角。
在這個姿勢保持3-5個呼吸。
關愛自己,從溫暖自己的末梢神經開始,讓滿滿的能量流進你的手、腳,滋養你身體的所有細胞,最終溫暖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