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彥彥,已經堅持每天寫關于書店創業的原創文章1年又73天(第438篇)。我希望我的每篇文章都可以為想開書店的你賦能,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請你也為我賦能。開書店,找彥彥!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大的天道,是能夠容納萬物共生共存生生不息的,它不會違背自然規律和人性規律,更不會依存在那些違背自然和人性規律的社會道德之上。也不會把仁義、孝慈、忠義等當成最高準則來依存,它只會順從天道規律。
如果將道當成具體的某物的話,它不是現實中的任何物品,在修煉中,有種叫恍惚的狀態,這時,你才會看到那些微不可見、隱不可測的事物,你會看到既有眼前的象,還有物體本身,二者交替出現。這其間,你看到的那個虛的象,便是精氣,它們是最細微的真實存在,也稱為氣(能量),而它,才是世間最本源的存在。
從古到今,氣的名稱從來沒有消失,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最初的情狀。我是憑什么知道萬事萬物的狀況呢?是從氣開始認識的。僅此而已。
【氣】是宇宙間最細微的真實存在,【氣】就是能量。萬事萬物皆由能量組成。這樣的表述過去聽過很多,但一直不能明白,直到最近,才好像是有些明白了。
用比較科學的角度來說,能量可以被形容成一種類似中微子的物質,我們所研究的這些能量,可以從量子科學的角度去詮釋。
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想,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種人類肉眼不可見的細小物質,它所凝聚成的形態千變萬化,但是隨著宇宙頻率的不同,它會發生改變。
所謂的能量共振,其實是有它的道理在的。
以我們現在所追尋的“道”來說,我們在尋找的規律,也一定是存在著的,有跡可循的。只是我們需要通過重重表象,去探尋真諦。
能夠按照規律辦事的人,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如果干得非常疲憊不堪,那也不代表方向錯了,而或許只是沒有找對方式。
這些“道”的存在,不是被標榜出來的,而是順應天理人性,自然會被發現的。關鍵是我們要帶著一顆純粹利他的心,才能感應得到,才能走上這樣的軌道。
我最近常常把自己放在這樣的位置,更專注去覺察自己,探尋道的方向。不見得我是有多深的修為,只能說,這樣的方式,讓我自己比較安然自在。
我常覺得,賺錢盈利是一家書店需要考量的重要指標,但是我們開好一家書店,絕不是只考慮如何賺錢就可以。所以,我更加提倡開書店的這個人,要修好自己、擺正心態,要用自己的精神態度去呈現一家書店的美好。
如若不是安下心來做好自己,我們是無法真正吸引到同頻的伙伴,優質的合作資源的。
人若因利而聚,必會因利而散。我們不是不求利益,而是希望把更好的資源用到更好的地方,用合理的方式獲得合理的利益,用于追求美好的事業,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而我開書店以來,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營造好書店能量場,吸引正向的人、正向的資源,更好的完成使命,利人利己,幫助他人,回饋社會的真善美。這不是多偉大多遙遠的事,而是我們可以身體力行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