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春節過后,錯峰出行到日本一游。全部行程6天,由于想看的城市和景點比較多,于是選擇了跟團出行,這樣起碼交通、食宿方面不用自己操心。
? ? 在選擇是否去日本這個國家時,說實話我是有猶豫的。從小到大,每一個中國人都接受過這樣的歷史教育。歷史課本上日本人對中國人犯下的種種罪行,也讓我深深痛恨這個國家。大學時,一個教授曾說過,你們畢業后,世界那么大,哪個國家都可以去看看,唯獨日本絕對不行。如果誰去了日本,就別怪我不承認你是我的學生,因為我這輩子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這些年,中日之間的關系一度暗流涌動,表面看上去貌似春風化雨,其實私底下還是如烈火烹油般焦灼萬分。所以去日本旅游,無形中有一種外界給予的壓力。但是,因為對日本作家筆下的城市念念不忘,尤其是川端康成筆下的《古都》、三島由紀夫筆下的《金閣寺》、芥川龍之介和太宰治筆下的《東京物語》等書籍,在大學時代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對日本的古建筑、干凈整潔的城市形象以及漂亮得跟藝術品一樣的美食實在心生向往,于是還是頂住各方壓力出發了。
? ? 說實話,參觀完日本后,給我最大的感受不是日本的建筑有多么宏偉、美食有多么讓人饞涎欲滴、歷史有多么悠久、經濟多么繁榮等等……其實這些與中國比起來,統統不值一提。說到歷史,我國長達上下5000年,日本也就1000多年。說到建筑和園林,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古城,其實都是仿造中國唐朝長安建的。說到日本的佛教文化,也是隨著遣隋使、遣唐使派代表在中國學習以及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傳道,這才得以在日本流傳開來。更別提日本的美食了,日本美食中的代表豆腐、抹茶、拉面等等,都是傳自中國。以上這些比較,真心沒太多意義。相比之下,這次日本之行給我感受最深的其實是近距離接觸和觀察后,從另外一個角度發現的日本人非常明顯的4個特點,分別是細致和匠心;自我約束和遵紀守法意識;人文關懷;憂懼意識。
? ? 本篇將通過我拍攝的幾組照片來談談日本的細致和匠心。
? ? 1、 近乎“變態”的垃圾分類
? ? 說到日本人的細致,體現在很多方面,最讓我或是大多數到日本游玩過的人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垃圾分類了。上一張圖,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吧:
? ? 類似這樣的垃圾分類設施在日本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隨處可見。比如常見的礦泉水瓶,還要把瓶子和蓋子分開。瓶子還分塑料瓶和易拉罐不同類別,即便都是塑料瓶,還分無色和有色的。一般來講,瓶蓋和圍繞瓶身的塑料紙屬于“其他塑料容器包裝”(不同地區對瓶蓋所屬分類有不同的規定),而瓶身則屬于“PET塑料瓶”的類別,在投遞垃圾時,要將這個飲料瓶拆分清洗并壓扁后分別投放進不同的指定垃圾袋里。據說,橫濱市市政府向市民發布的印刷有垃圾分類規則的手冊就有27頁,包含了多達518項條款。:( 看到這里,會不會覺得日本人的細致簡直到了變態的程度,有沒有?
? ? 我們跟團出游時,隨行的日本導游會在每次上車前給大家發一個保鮮袋,方便大家扔垃圾。這些垃圾我們必須全天隨身背著,回到酒店才扔掉。在日本,你如果你不嚴格的執行垃圾分類的話,將面臨巨額的罰款,在以住宅團地為單位的區域社會,落下個“不履行垃圾分類”的名聲,那可是老丟人的事了。所以,細心的你肯定會發現日本大街上基本沒有發現任何垃圾桶,但是街道依然干凈整潔。
2、簡單樸素的園林風
? ? 第二個能體現日本人細致而匠心的地方就是園林了。雖然日本的園林藝術來自中國,但后來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它有別于中國園林“人工之中見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見人工”。它著重體現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觀,避免人工斧鑿的痕跡,創造出一種簡樸、清寧的致美境界。
? ? 個人覺得,京都這座城市非常適合文藝男女青年,這里的每一條街道、每個不起眼的小角落,也處處透露著它的“別具匠心”。走在京都街頭,會有種置身川端康成筆下古都的錯覺。轉過下個街角,想象也許會與千重子擦身而過。如果是櫻花盛開的時節,少男少女們騎著單車,挎著相機,車輪碾過一條條鋪著粉色花瓣的青石板路,沿途都是盛裝打扮的和服美女。京都這座古老又雅致的街道,一定處處都是美景。
3、日式美食的匠心
? ? 除了日本的園林,其實日本的美食也處處透露著追秀細致和匠心的一種美。比如大家熟知的天婦羅、壽司等。
? ? 在日本的一周多時間里,我品嘗了日本的壽司、烤牛肉、河豚料理、鰻魚飯、溫泉料理、拉面等等,但就食物本身的味道來說,對吃慣了中國味道的我來說,個人還是更偏愛中國的美食。尤其是到了第5天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美食口味清淡的緣故,我突然超級想念國內熱騰騰的火鍋。看著身邊賣相漂亮的日本美食卻壓根提不起任何興致,我先生說我是長了一個頑固的中國“胃”。
雖然我不太習慣日本的食物,但日本的美食勝在精致,尤其是擺盤的造型非常美觀。我強烈懷疑日本美食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欣賞或發朋友圈得瑟用的。比如以下幾個套餐造型:
? ? 雖然我不習慣日本的飲食,但仍然覺得有其可取之處。比如日本飲食非常注重食物本來的味道,很少過多烹飪和添加各種調味料。另外,日本的飲食非常清淡,大多是定食,且以魚類為主,所以大街上、地鐵里看到的日本人都很瘦,幾乎沒有胖子,中年油膩男貌似在日本中年男人身上沒有看到。我只記得在銀座閑逛時,看著身邊一個個穿著筆挺的深色西服或得體大衣的紳士們手拿公文包,行色匆匆的走過街頭巷尾,留下的是空氣中一抹淡淡的香水味。
? ? 或許,日本人的細致和匠心已經融到了他們的骨血以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無論是美食、園林,還是他們的日常穿衣、品味、生活習慣等各方面。一個對生活中的各處細節都處處關注并匠心修飾的民族,也難怪會生產出那么多讓國人瘋狂搶購的暢銷產品了。衷心期待中國能早一天有一些匠心打造并暢銷全世界的中國制造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