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詫異?一直以來不都提倡要學會適應嘛!但是親愛的,適應也是有條件的,忍受也是有限度的。
家庭生活中,沒辦法適應的悲劇,往往造成不可回旋的結(jié)局。典型案例就是抱著二寶拉著大寶一起跳樓的那位年輕母親。她的媽媽讓她忍,她的老公卻一次又一次作,沒法適應這個環(huán)境,她換了它,用一種決絕的方式。如果她的媽媽能早點和她說,適應不了就換了吧,也許就是另一個結(jié)局。
我們不是花草樹木,只能被動承受;作為高級人類,還是可以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在感情選擇上,更是如此。以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也釀成不少悲劇,但總體感覺,那時候的男男女女還是老實的,至少他們不愛就是不愛,而不是作,所以不渣。但自由戀愛后的今天,遇到渣男的概率反而更高了。如果死守著“從一而終”的舊觀念,不幸福的還是自己,最終選擇的可能就是自我毀滅。與其如此,還不如早點遠離,離開渣男,自己一個人即使帶著孩子也可以過得很好!當然,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還是提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不是說小吵怡情嘛。但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便要及早抽身。你為他隱瞞了第一次家暴,他就可能肆無忌憚地進行下一次施虐;你為他還了第一筆賭債,他就可能想方設(shè)法地再去過一次手癮……所以,對于這樣的問題,沒有第二次,早發(fā)現(xiàn)早抽身最明智!
工作中,沒辦法適應的悲劇,最典型的大概就是富士康的N連跳了,年輕的生命就在那接二連三的自由降落中隕落。如果他們能早一點想明白,集體跳槽而不是跳樓,也許就不是僅留給家人好友空悲切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人挪活,樹挪死”,就是告訴我們,挪一挪,別有一番天地與作為。想要更上層樓,挪一挪;不喜歡現(xiàn)在的處境,也可以挪一挪。工作也許難找,但總比郁郁不得志輕松。工作重要,掙錢重要,健康更重要,生命更重要!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群而居”,居住生活環(huán)境如果不喜歡,也可以換了它。找一處自己心儀的地方生活,哪怕它不是別人眼中的“好地方”,只要是你認為的“世外桃源”就足矣。就像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一樣,你居住生活的地方自己是否喜歡也只有自己知道。選一處自己喜歡的地方,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例如《朗讀者》里鮮花山谷夫婦,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也許并不是每個人所羨慕的,但是他們自己喜歡的,就夠了。
當然,如果你找到了一個好伴侶,尋得了一份好工作,遇到了一位好領(lǐng)導,覓得了一處好環(huán)境,那就好好珍惜,珍惜擁有,努力工作,擁抱生活。謝天謝地,我都擁有,唯有珍惜、努力才配得這些擁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