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翻到了這本書。本打算用來調節的,竟戳中,內心柔軟,問自己:我究竟要什么?
在問自己的時候,內心已在一節一節潰退,潰不成軍。
在這之前,我已無數次拷問自己,過去的整整四個月里,我一直在為找重點,找邏輯而奮斗,內心快要崩潰時,一直在抱緊自己自我鼓勁:熬一下,說不定就是柳暗花明。
然而,直覺告訴我,不是的,真的不是的。我相信我的直覺。因為這種直覺,我一直在反反復復,像一場經年不好的咳嗽。
3月末,在一群人中,我也算通過了試稿。但我并不興奮,我知道,人越多,證明實現的可能性越差。4月中旬,接到約稿,書看了幾遍,提綱列了N次,但考慮多重因素最終放棄了。
4月末,我又接了一課程的整理任務,但接后發現與我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個模樣,遂又放棄。這次。遭到了老師的無情唾棄,她把我移走了,我也將她刪除,我在內心說,我不會再碰這些了。
然后,在小伙伴的熱心鼓勵下,我算是認定了目標。在今天之前,我寫了一稿,但覺得不滿意。昨天將之推倒從來,但感覺自己仿佛是用一把鈍刀子在費勁地割肉,我一再覺得,我大概不適合邏輯性強的東西。
是這個原因吧,上午做完家務后有點昏昏欲睡時,打開了這本《今天的我,有點熱愛生活》,一看,竟停不下來。那春天,那自然,那性情,如此地吸引了我。
“拖延,還不是因為你要做的事情,不是你當下最喜歡的。你要是喜歡,肯定會主動、專心,忙得忘記了時間……”
這段話像寫給我的。因為觸動,看這本書的過程中,靈感迸現,在電腦上打下了兩個題目。我知道,雖然寫下的東西并不能有多大用,但我一直強迫自己做的事有這個功能嗎?
回答是否定。也許,這本書告訴我,我只是在試錯。
風眠。雨醉。早醒。
我大概只是在夢中。我大概只能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