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繼承和宣傳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我的家鄉赤峰博物館,分為四個展廳。
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的赤峰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諸文化展廳-----日出紅山
以夏家店文化為主的北方青銅文化,以及部分戰國、秦漢文化展廳-----古韻青銅
契丹遼文化展廳-----契丹王朝
以蒙古民族風俗風情為主的元、清時期歷史文物,以及部分金代文物展廳-----黃金長河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鑄造和使用青銅器的時期稱之為青銅時代。赤峰地區的青銅文化,一個是以夏家店下層文化為主的早期青銅文化,一個是以夏家店上層文化為代表的鼎盛時期的青銅文化。這兩種獨具特色的青銅文化因1960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松山區王家店鄉夏家店村發掘而命名,這兩種文化對于研究中國早期國家的出現及北方民族與中原文化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契丹族是中國古代北方古老游牧民族,由鮮卑的一支宇文部演變而來的。唐末,契丹族發展壯大起來,907年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及鄰近各部,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正式稱帝,建立了大契丹國。遼太宗時改國號為大遼,遼朝先后與五代、北宋和西夏并存,極盛是其疆域東臨日北海,西到阿爾泰山,北到外興安嶺,南到河北中部山西北部。在女真大舉入遼的公元1124年,皇族耶律大使率領10萬余種西遷至今天的中亞一帶,建立西遼政權,史稱黑契丹,西遼與公元1218年被蒙古帝國滅亡,存在了90余年。
金、元、明、清以來,赤峰地區成為中國北方的重要軍事要塞,最終成為蒙古民族和平安定生活的家園。千百年來,蒙古民族熱愛生活,創造財富,積淀文化,向往未來,給世人留下了大量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
赤峰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巍巍紅山是她永恒的根系,浩浩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是她奔騰的血脈,紅山文化是她閃耀出的文明之光。
赤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曾孕育出了遠古文明。日出紅山后,龍從這里騰空,鳳從這里展翅,玉從這里閃耀,赤峰地區的遠古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赤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華第一龍、中華第一鳳、中華第一村,曾在這里誕生!
關注更多最新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共號“禹音”朋友們在:百度百家、百度媒體平臺、百度日報、今日頭條、UC訂閱號、搜狐自媒體、鳳凰自媒體、企鵝媒體平臺、QQ公眾平臺、牛棚文學部落、網易媒體開放平臺、新浪看點、一點資訊、北京時間自媒體平臺、博客中國、豆瓣、簡書關注,中華兒童國學第一品牌”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