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蒿節來了
隨風飄的沙
01
苗民自古就崇拜著一個神,叫芒蒿。“芒蒿”是苗語譯音,“芒”是面具之意,“蒿”指神靈,是當地民間傳說中能驅除魔邪、帶來吉祥的神靈。傳說他身穿草蓑,模樣怪異可怕,但卻法力無邊,無所不能,只要他的手觸摸到任何凡人的手,被摸著就能大吉大利,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病不生。
02
上班的第一個周日我們一起去融安大袍過芒蒿節,體驗迎賓儀式、蘆笙踩堂舞、芒蒿祈福、苗族打油茶、彈弓比賽、百家宴、篝火晚會……
距離縣城30公里的安寧村大袍屯,全屯有104戶,共有408人,是融安縣唯一的苗寨。可陸路和水路到達。打開百度地圖,輸入融安大袍,根據語音導航,自駕車可直達。不想開車的,也可在縣城花上100大洋打的而至,或到四維河碼頭,每人花上10元,欣賞優美的四維河山水風光乘船而至。
因為只有一天假,寶爸在南寧沒回來,我將帶著一家老小出行,陸路去,水路回。從河東坐到河西都暈車的我媽,是個大難題,車程大概在1小時左右,不過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畢竟三年前,我曾帶父母到過程陽八寨,先坐火車到三江縣,再從縣城坐汽車到景點,乘車遠遠大于1小時。先給我媽來個全副武裝,削上一片蒜,用膠布將其貼于肚臍,口含一片姜,耳后貼上暈車貼。我們采取的策略是轉移注意力和心理暗示法,多次強調所到的地方很近,20多分鐘就能到了。我媽竟然全程沒暈過車,極少出門的她,那天開心得像個小孩子。
六點的鬧鈴響起,我們逐個起床。八點到達紅樓大酒店門口,坐上出租車,一切看似都很順利,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竊喜ing。還碰上個熱情又老實的司機,曾住大袍屯的他一路給我們導游,但也不停強調路程的實情,汗顏ing……剛從河東到河西,我媽強烈要求下車,怪我的紕漏,沒有做好司機的思想工作。也罷,不強求,就我、我弟弟、熙寶去了。
03
沿著盤山路,霧氣繞山邊,正月里的天,腿腳還是浸浸的,但我卻獨愛窗外的空氣,打開車窗,吸著富氧離子,任由風吹拂我的面頰,一邊聽著司機的講解……
還沒等我回過神,就到了寨子的門口。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迎接著客人的到來。我們到得比較早,迎賓儀式將于半小時后開始。
迎賓儀式。半小時后,吹響蘆笙,迎賓儀式拉開了序幕。著傳統苗族服裝的阿妹站在寨子門口,唱上一曲曲迎客歌,給客人們胸前掛上彩蛋,再獻上一碗香醇的重陽米酒。左右兩旁的迎賓隊伍,每邊都有兩排,外層的阿哥們吹著蘆笙,內層的阿妹們撐紅傘跳舞。穿過迎賓隊伍,手拉手,和阿妹再跳一跳竹篙舞。
蘆笙踩堂舞。圍著蘆笙柱,阿哥們邊吹蘆笙邊舞動下肢(包括胯、膝、踝),阿妹們手持花手帕圍成一圈,把一群吹大蘆笙的阿哥們者圍在中間,踩著樂曲的節奏、輕輕地擺動著身體繞圈而舞,跳起了踩堂舞。
芒蒿祈福。模仿芒蒿的阿哥們頭戴假面具,身披蓬松的芒草,四肢裹滿泥漿,在鼓聲的引導下,從山上狂奔下來,跟著鑼鼓聲,跳起了粗狂豪放的芒蒿舞。芒蒿代表著福氣和運氣,芒蒿摸摸小孩們的頭,祝其快長快大,聰明伶俐;芒蒿摸摸阿公阿婆的手,愿其福壽安康,笑顏永駐;而青年后生則樂于和芒蒿擁抱,以祈求在新的一年收獲美滿的愛情……隨后,阿哥們裝扮成芒蒿走村串巷,向人們傳遞新春的祝福。
來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油茶,品嘗品嘗苗族人的舌尖手藝,再欣賞彈弓比賽。天色已不早,我們即將打道回府。
寨子門口的左側便是碼頭,岸邊停靠好多艘船,我們選擇乘小船,讓河面泛舟時間盡可能慢下來,多多欣賞泗維河的風光,沿岸竹林搖曳多姿,杉林繁茂夾岸,景色十分迷人。到達泗維河碼頭,轉乘車返回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