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末閑暇的時候,看了一檔夫妻觀察治愈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四對明星夫妻呈現了4種不同性格的夫妻相處模式。
但唯獨程莉莎這對,帶著很強的爭議性。
節目第一期開頭,程莉莎去機場給郭曉東接機??吹焦鶗詵|走出來,程莉莎熱情地朝他揮手。她想要郭曉東一個擁抱,然而郭先生卻顯得很不好意思,她問郭曉東有沒有想她,郭曉東想了半天才擠出一個「想」字。
節目組安排的「老地方」約會也是,全程郭曉東不配合,變成了程莉莎的獨角戲。程莉莎很耿直地說,他們之間是沒有默契的。
盡管如此,但她還是抱有期待。當她發現自己跟郭曉東完全不在同一頻道,內心充滿了沮喪和失望。她氣鼓鼓地回到家,想郭曉東過來哄哄她,可惜木頭腦袋的郭先生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有些網友吐槽,看到這些夫妻互動尷尬的畫面,都紛紛猜測是否程莉莎在這段婚姻里太過用力,過得不幸福。
為什么都十幾年的夫妻了互動起來還是那么尷尬,為什么幾乎都是程莉莎在主動迎合郭曉東。
后來在接下來的節目里,我們找到了答案。
在飯桌上,當應采兒問起感情史的時候,程莉莎一臉坦然地回答:
“我追的他呀,從頭到尾都是我追的他?!?/p>
她還毫不避諱地說,她愛郭曉冬,也愿意將他寵成“巨嬰”,讓他離不開自己。
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出程莉莎在愛情里付出太多,內心或多或少承受的委屈和隱忍。
有人說從她略帶憂郁和不自信的眼神,可以感受出她在這段關系里,她的愛有些卑微,犧牲了太多、也失去了自我。她的不自信和迷茫,是所有全職太太的縮影。
與其他女星不同,程莉莎確實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在她身上有傳統全職家庭主婦完全依附丈夫的影子,也有新女性敢愛敢恨的一面。
程莉莎婚前曾是富家小姐出身,當過女一號的她為了婚姻放棄了事業和社交,當起了全職太太。
她足不出戶 11 年,只為每次郭曉冬回家,都能為他開門 。
她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不允許郭曉東回家后干活;
她人前只穿過膝長裙,短裙只在家穿給郭曉冬看。
結婚后,除了郭曉冬,沒有和其他人同床睡過覺,包括女生。
郭曉冬想要二胎,她不惜打了 100 多針催卵針,內分泌失調差點抑郁。
她的生活圈子非常狹小,因為幾乎不出去跟朋友聚會,她所有的生活都全部圍著郭曉東轉。
在一段關系里,愛太多的那個人大多數是付出比較多的那個人。他們在這段愛情里一開始就失去了愛情的主動權,也許注定會輸,但是那又怎樣呢?
在愛情里付出多的那個人,不錯,更不蠢。因為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會選擇給予更多的愛意給別人 。
在對待感情的認真程度這件事上,我想大概沒有誰能比得上程莉莎。因為她內心富足,足夠有安全感,所以她才愿意多付出。
她能夠愛一個人到如此奮不顧身,這樣的人有多難得?
“我喜歡你,所以我要告訴你”;
“我想你,所以我要飛來見你”;
“我怕你想我了,所以我要出現在你面前”;
“我把我最好的愛全都給你?!?/p>
這大概就是程莉莎的內心獨白吧,其實她可能只是希望,將來老了沒有遺憾,不想以后后悔“當時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所以現在就要狠狠愛。
在這段感情中,其實只要程莉莎覺得自己是幸福的,那就就是幸福。
因為她身在愛河,也樂在其中;她毫無保留,亦無愧于心。
她敢為愛癡狂、獨立、優雅,并有勇氣追逐想要的愛情,她對得起自己的青春。
我們或許做不到、也無需做到像程莉莎一樣毫無保留地付出,但在對待感情這件事上,應該像程莉莎般聽從內心,無所畏懼。
程莉莎是勇敢的,因為她在關系里只是發自內心地做自己愿意的事情,卻沒有拿著計算器計算自己的得失盈虧,也沒有用主流的價值與標準來度量自己的婚姻。
她是個有安全感、有自信、敢于做自己的女人。
雖然在程莉莎的熾熱愛的光輝下,郭曉冬的愛變得沒有那么耀眼,但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的愛。
郭曉東非常傳統內斂、不解風情,也不會說漂亮的情話。但他是一心一意的對待程莉莎,他支持她做自己的事。
在愛情里,只有一方付出,那是不平等的,不平等的愛是走不遠的。而郭曉冬和程莉莎的愛已經相伴彼此走了那么多年,那只能說明,他們都彼此珍惜,彼此付出。
在愛情里,你可以不主動,但是你需要付出。夫妻之間關系的平衡也需要彼此付出,互相尊重。因為郭曉冬和程莉莎都愛著彼此,所以這段看起來失衡的愛情才能保持平衡。
從程莉莎和郭曉冬的婚姻里,我們看到了他們彼此的妥協、尊重、交流。
我想幸福婚姻的共性大概就是三個關鍵詞:妥協、尊重、交流
幸福的婚姻,需要互相妥協,不斷地磨合。兩個不同人生軌跡的人,要在未來的幾十年共度余生。
在此過程中,要經歷磨合期的陣痛,克服滋長的占有欲,面對日益消耗的荷爾蒙,以及柴米油鹽的消磨,要做到這些有多不容易。
情侶之間,三觀相同。會有“聊不完的感應”“默契,無需言語表達就可以知道對方心里的想法”、“靈魂共鳴”。
情侶三觀不合必然要經歷吐槽和心酸,“煎熬、沮喪”、“連吵架都吵不到一起去”……
所有的婚姻都會遇到沖突,三觀帶來的大多數問題是可以妥協讓步的:“在‘聰明的夫妻’身上,往往能看到大量的‘感情修復’。”
一段好的婚姻,不是僅僅要靠“愛”來支撐,還依賴于日復一日的經營和修補。
我們很難找到三觀完全相符的人,但可以求同存異,找出適用兩人的準則。摸索的過程,就需要一定的妥協和尊重。
此外,讓愛情保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還包括學會交流。
所有的問題,最終也都需要交流、溝通,才能解決。
“無聲婚姻”很可怕,就像隔著一層玻璃,看得見卻觸不及,雖然我離你幾毫米,但是卻無法搭起橋梁,建立默契。
所以,即便生活再瑣碎,伴侶之間都要每天抽出只屬于彼此兩個人的時間,談談心,談談情,說說愛。
地久天長的陪伴,一定少不了三觀上的妥協,意見相反時的尊重、交流,以及點點滴滴的用心經營。那些妥帖的安全感和長久的甜蜜,會讓人相信,婚姻自有其動人之處。每段感情都是在磕磕絆絆中成長起來的。天下沒有兩個百分百契合的人,共同努力,相互扶持,才能修成正果。
我是辰辰思密達,我用文字記錄我和這個世界的變化。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記得給我留言或者點贊
也可以把你的問題寫在下面的評論區
更多相關的文章記得去我的主頁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