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現在,我坐在學院的會議室里,等待著即將到來的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答辯。
那時候的我,內心除了激動還是激動。
我甚至覺得,我是被上帝眷顧的那一位。
峰回路轉,現在的我坐在實驗室里,看著電腦發呆。
從2017年8月12日投遞了人生第一份求職簡歷開始,我成為了每年秋季招聘大軍中渺小的一員。
渺小到塵埃里的那種。
截止到目前,我一共投遞了30份簡歷。從房地產到互聯網,從銷售到產品運營專員。
參加了數十場筆試。
但,只接到一場面試通知,來自京東集團。
鬼知道我當時填寫面試地點的時候,為什么稀里糊涂地填寫了成都。
南京到成都,相距1673.3公里,來回路費、食宿需要上千元。
思考再三,我決定放棄這次面試機會。
學弟說我不去面試會后悔,但我不后悔。
比起那些實習大牛、項目大牛,我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薄薄的幾張獎學金證書,除此以外,什么也沒有。
這幾天,遇見同學,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拿到幾個offer了?”
我苦笑著,然后沉默了片刻。
“沒有,一個都沒有。”
從研一到研二,整整兩年時間,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程序員。
為什么?
因為周圍的同學都在學習編程,為了能夠互相交流,我也要學習編程。
但,學習編程的道路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除了基礎的計算機語言學習,還要學習數據庫、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
今年7月份,在做華為提前批的編程筆試后,我一臉茫然,手足無措,徹底崩潰了。
我,真的,喜歡編程嗎?
很努力地在學習計算機語言,很認真地記筆記,卻很快地遺忘了知識點。
對于華為的編程筆試題,我毫無思緒。
從那一刻起,我放棄了做程序員的打算,轉戰互聯網的運營崗位。
黃有璨老師曾說,“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是以運營為主導的。”
所以,后來的我也看了很多運營的文章、視頻、書籍,渴望能夠以全新的姿態步入運營崗位的大門。
只是,運營崗位的大門并沒有對我開放。
沒有實習經驗,沒有項目經驗,沒有實踐經驗。僅憑幾張獎學金的證書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
甚至,我連簡歷都被刷了。
可憐、可悲、又可笑。
看著周圍人一個個都踏上了求職面試的道路,我卻還在原地徘徊;看著周圍人一個個都拿到了offer,我卻渴望能夠得到面試機會;看著周圍人喜笑顏開地討論著薪資水平,我的心里除了焦急,還有對自己的質疑。
或許我真的很Low吧!Low到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昨天在鄰校有一場招商銀行(無錫分行)的現場面試,剛聽到消息,我內心一腔熱血。
我終于可以去面一次試了!
由于是臨時打聽到的消息,我什么也沒準備,拿了份簡歷就往鄰校跑,終于趕在了面試結束前五分鐘。
結果可想而知,被虐的很慘。
HR沒有懟我,等我介紹完自己后,她干脆利落地說,
“回去等通知吧!”
面經上說,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就是“對不起,你被刷了。”
我失落地走出了面試的房間。
下次一定要做充足的準備!
我有時候在想,就算拿到了offer又怎樣呢?
或許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假設。但是仔細回想一下,從高中到大學,我們聽信了高中老師說的“大學就是‘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而真正玩了四年的大學生在尋找工作時卻是一片茫然。
而我,在茫然之際,選擇了考研,以為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就能夠順理成章地進入大公司,做著令別人羨慕的工作,拿著高額的薪水,過著美好的生活。
然而,研究生期間沒有實習經驗,沒有項目經驗,對于未來的規劃一片模糊。
感覺人生糟糕透了!
同學對我說,“像你這樣的理工科背景,想做運營崗位很吃虧的,HR看到你的簡歷就沒什么想法了。”
所以,我要逼著自己學習自己并不喜歡的編程嗎?
他們說,生活更多的是茍且,而不是詩與遠方。
但我渴望詩與遠方,我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即便求職的過程傷痕累累,我還是確信著上帝是眷顧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