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西王蕭朝貴
? ? ? 蕭朝貴(1820―1852),廣西客家人。是金田起義的核心領(lǐng)導(dǎo)人之一。起義前以耕田燒炭為業(yè),與東王楊秀清是好友。
? ? ? 蕭朝貴一生短暫,史書記載不多,但是他對太平天國的貢獻(xiàn)不容小覷。我們現(xiàn)在站在旁觀者的位子上再看這場一百多年前的起義運動,發(fā)現(xiàn)開局幾王中,西王蕭朝貴不單是以“勇”聞名,其“智”也不簡單,稱為智勇雙全也不為過。
? ? ? 首先論其“謀”。蕭朝貴是一名普通的燒炭工人,在底層中群眾中有極高的威信。金田起義隊伍里的中堅力量就是他們。他和楊秀清一起加入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在確立了洪秀全的不可替換的“君主”之位后,也悟出了教義中的貓膩。他和楊秀清就迅速馬上利用教義來確立他們在教中“不可替換”的特殊身份,那就是楊秀清可代“天父傳旨”,蕭朝貴則專替“天兄”代言。“天兄”是大兄,洪秀全是“二兄”,現(xiàn)實中天王可以管轄東王西王等諸王,是“萬萬歲”,但在教義中,“天父”“天兄”可管的著“二兄”。洪秀全作為教主敢公然違背教義不服從“天父”“天兄”之言?就這樣洪、楊、蕭三人既能互相捧場證明上帝的存在,更能相互制約。
? ? ? 這位沒讀過書的泥腳桿子還沒進(jìn)入官場就有這么高的悟性,活在現(xiàn)在的和平時期,想不升官都難。
? ? ? 論其智高的第二點,就是他利用給“天兄”代言時,直接說他和楊秀清是“雙鳳”,“雙鳳朝陽”,他二人就是洪秀全的左膀右臂。又是“天兄”的意思,洪秀全必須服從。所以封王時西王蕭朝貴僅位于天王東王之下而在南王北王翼王諸王之前。
? ? ? 如果說上面幾點只是蕭朝貴在領(lǐng)導(dǎo)層中勾心斗角爭權(quán)奪利的“伎倆”,那么他在組織起義斗爭中,則充分利用其謀其智為太平天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 ? ? 起義前夕,會眾信心多次動搖。蕭朝貴一方面神化洪秀全是救世的“太平圣主”,堅定會眾信念,鼓舞士氣,一方面自己裝神弄鬼,假托“天兄”附體,用“神”的魅力來蠱惑會眾,壯大隊伍。大批會眾的加入,可不是他蕭朝貴憑拳頭能做到的。
? ? ? 起義受封西王后,太平軍就以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的名義發(fā)布了《奉天誅妖救世安民檄》、《奉天討胡檄》、《救天生天養(yǎng)中國人民諭》三篇檄文,號召民眾“同心戮力,掃蕩胡塵”,實現(xiàn)“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會。這樣做,使得起義隊伍迅速發(fā)展壯大。
? ? ? 說到西王之智,有一事可以證明此人了得。蕭朝貴的父母(其實是養(yǎng)父母)違反了天王禁令,私自住在了一起(太平天國規(guī)定,夫妻也不可住一起,違者斬),按律當(dāng)斬。以西王當(dāng)時在軍中的權(quán)勢,天王也得顧忌三分,誰敢治他的父母?但是,蕭朝貴不留情面,將違法的父母殺了。此舉既給了天王面子,表了忠心,在義軍中贏得了鐵面無私的美譽,也滅了知曉自己裝神弄鬼底細(xì)的知情人,可謂一舉數(shù)得。
? ? ? 再說西王的“勇”。
? ? ? 蕭朝貴之勇,在敵我雙方都是如雷貫耳,贊聲一片。
? ? ? 起義之初,太平軍力量弱小。面對清軍大兵壓境,如果義軍一觸即潰,則肯定沒有后面的十幾年的戰(zhàn)爭了。這時蕭朝貴充分表現(xiàn)了他“悍勇”的一面。曾匹馬當(dāng)先,陣斬清軍副將伊克坦布。于官村戰(zhàn)斗中全殲向榮大軍。赤膊持刀,親率敢死隊夜襲烏蘭泰大營,最終擊潰烏蘭泰部,奪得大量軍用物資,取得了自起義以來的最大勝利。
? ? ? 在攻打湖南長沙戰(zhàn)役中,蕭朝貴兵鋒所向,勢如破竹,連克道州、桂陽、安仁、攸縣、醴陵、江華,郴州,永明,茶陵,強(qiáng)攻長沙。由于情報不準(zhǔn),未能速戰(zhàn)速決,形成了持久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被敵方炮彈彈片擊中胸部,不幸犧牲。
? ? ? 對于西王蕭朝貴之早死,太平軍上下悲痛萬分,后人也是扼腕嘆息。對其勇,當(dāng)時還是西王軍中一小兵的李秀成后來曾概括為“勇敢剛強(qiáng),沖鋒第一”八個字。太平天國《醒世文》贊他“天排西王真忠勇,沖鋒破敵武略精”。就是一直污蔑太平軍的清軍將領(lǐng)也贊他“勇悍善斗”,“遇戰(zhàn)當(dāng)先”,“親身迎斗,往來如飛”。
? ? ? 西王以他的驍勇,贏得了后人的尊敬。
? ? ? 有人問,假如西王不死,結(jié)局如何?我想說,西王不死,以他與東王“雙鳳”格局,洪秀全斷不敢殺楊秀清。楊秀清不死,太平天國說不定不會失敗。一切皆有可能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