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張先生給人影響最深的就是他的那雙關羽似的丹鳳眼,張信哲般的臉龐,光是這副模樣,就讓人聯想到他講義氣,善唱歌,每次朋友聚會,他總是手握話筒,站在顯示屏上,頭微微上揚,一副陶醉深情的樣子,但是大家似乎并不太討厭他!
每過一段時間,他會組個局,邀請三兩個朋友,幾杯小酒,閑談近況,讓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放松,緩解一下心情!
對于朋友的求助,他總是盡力而為,能幫多少算多少。他總說:“人,誰沒個難處,幫助他人,為自己積德。”這樣樸素的價值觀,在現在80后還是少見的。
這些或許就是他為什么不讓大家討厭他反而覺得他很可愛的原因吧!
02
康先生長了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眨巴眨巴,透著靈氣,聲音很有磁性,唱起歌來很好聽。
他和張先生是高中同學,曾經是舍友,據說他的那張嘴很能說,高中沒少給張先生講故事,每天晚上睡覺前給他們講個故事,要么是自己讀書看到的有趣故事,要么是家里的事兒,還有的是自己聽別人說的。
至今張先生很懷念當初和康先生在一個宿舍待過的那些夜晚,這是張先生很佩服康先生的地方。
不僅如此,康先生唱歌很好聽,每次去KTV,大家伙都必點一首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要求康先生用日語演唱哦!這對其他同學來說難度很大,對學過日語的康先生來說,so easy!那歌聲悠揚、婉轉。一曲終了,全場掌聲響起。這也是張先生佩服康先生的第二點。
高三第一學期,張先生的生日讓其他同學熟知,起哄要給張先生過生日。張先生家里窮,哪有錢給自己過生日,在他的印象中,還沒有給自己過個像樣的生日。每次生日,他能吃上媽媽做的長壽面就已經很高興,很幸福了!不敢奢望。
當他難為情時,康先生說:“走,今天我給你過生日!”張先生不解地看著康先生。康先生似乎明白了張先生的意思:“沒事兒,有我呢!”康先生請全宿舍的八個同學為張先生過了有生以來最奢侈的一次生日。
事后張先生才得知,康先生把他哥給他的兩個月生活費一次性花掉了,剩下的兩個月,他只能苦了自己。
就這樣,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走過人生風風雨雨十二載。
依然如昨。
03
馮先生引以為豪的是他的絡腮胡子,像極了三毛《撒哈拉的沙漠》中的荷西。健壯的體魄,深邃的眼神,如果會考羊肉串,那確信是維族人無疑了。
別看他長得偉岸,對媳婦那是一個細心,端上來的一盤蝦尾,他趕緊帶上塑料手套,說:“媳婦兒,別動,看我的!”一會兒,白白胖胖的蝦肉就跑到他媳婦的碗里,就是康先生和張先生也望塵莫及,趕不上馮先生對媳婦的疼愛。有時康先生和張先生忍不住會問:“一個大老爺們,對媳婦不能太好了,小心慣上頭了!”
馮先生接過話茬:“怎么了,我媳婦放著省城的父母,離開他們,跟著我來到咱們這革命老區,奉獻自己的青春,我不應該對她好點,你看你們!”說著,抬起他傲嬌的眼睛,順溜地接了句某廣告語:“她好,我也好!”哈哈哈!康先生和張先生只能連聲說:“和馮兄相比,小弟甘拜下風!佩服佩服!”
說著三人一起端起酒杯:“來來來,大家一起走一個!”
04
有一天,馮先生很著急地打電話給張先生,說自己的母親病了,要去省城最好的醫院做手術,電話那頭帶著哭腔,讓張先生給他想點辦法。
張先生二話不說,把自己的信用卡給馮先生,讓他透支一萬元先用著,他慢慢想辦法。馮先生有些哽咽,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張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大恩不言謝!兄弟!”
一個月后,見到張先生,馮先生激動地說:“我媽媽的病幸虧做手術及時,不然后果不堪設想,這里你幫了我很大的忙。即使我那遠在外地的親弟兄,關鍵時刻也沒有你這么實在地幫我。以后,兄弟有啥事,只言語一聲就好,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生活就是這樣,遠親不如近鄰,關鍵時刻還要有靠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