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開始覺得媽媽是天底下最厲害的媽媽的呢,大概是看過了陜西榆林的那條新聞之后吧,大概是這次回家發現媽媽的皺紋又多了幾條,時間總在隱隱約約地告訴我我不再是那個小小的女孩了,聽起來有點殘酷,但成長為大姑娘的彩蛋是,我們會發現守護一個生命的成長是一件那么神奇而讓人神往的事情。
當然,我猜媽媽一定不會這么認為,媽媽說我初中叛逆期的時候像一只長滿了刺的小野獸,整天想著怎么拒絕別人的善意,讓自己看起來很酷。
媽媽說她特別嫌棄我,說我出生的時候怎么能那么丑,但又那么小小的,渾身散發著可愛無敵的光芒,黑葡萄似的小眼睛四處張望,總在別人睡意正濃時放聲大哭……
媽媽談到我小時候時總是話很多,我知道,這是媽媽愛我的方式。
最近在看一部紀錄片《零零后》,它用十年的時間講述了五個06年出生的孩子們的故事,時間的流逝總是無聲息的,當它用一種頗具儀式感的影像保存下來時,我們才能真切地觸摸到它的溝壑與紋理。就像錫坤(紀錄片主人公)媽媽說的,孩子看著媽媽眼睛,是真心感到茫茫然的,怎么突然就要去上小學了。
每個小生命都是一個天使吧,在另一個生命中被喚醒,被點燃,獲得生機。然后看著他慢慢地長大,可是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只能用他們認為最穩妥最安全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守護小baby平平安安地長大。
小時候大家都是愛哭鬼,總要黏著媽媽,媽媽不見了整個世界都不好了,一定要用最大的分貝召回媽媽,“我要媽媽”好像是一句帶有神秘力量的咒語,小baby們堅持不渝地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也是因為他們的信仰--那是我的媽媽呀,媽媽不能離開我,媽媽是我最好的朋友。小baby們也堅信,在他們的世界里,媽媽是最好的保護傘,也是最好的庇佑,隨叫隨到的那種。
后來不知道怎么了,怎么突然就要去幼兒園了,每天早上媽媽送我們去上學的時候總是令人感到萬分的難過,又要有好幾個小時見不到媽媽了,真是讓人傷心。生活突然面臨著好多好多的問題,只能一個人去解決的那種,一個人去廁所,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入睡,面對著突然到來的世界,“我要媽媽”好像也不管用了,生活突然艱難。
慢慢地學會一個人長大的時光總是漫長,轉眼就要初中畢業了,身體的成長,生活技能的提高讓我們獲得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能量,可以不要媽媽,一個人面對一切的那種,于是,冷漠是我們偽裝自己的鎧甲,假裝可以抵御一切困難,一往無前,即使有時候不堪一擊,我們也只會選擇在某個夜晚偷偷舔舐著傷口,堅決不會向媽媽求助是我們引以為傲的資本。那時候覺得自己酷斃了。
有人說,如果一個孩子的長大必須要有一個節點的話,那一定是在某個月圓之夜。具體在哪一個獨坐的夜晚就不得而知了。
成長的終極秘密是--大家都是不同的。
但我想,在那個夜晚,她一定也會想起很多年前的某個時刻,醫院的某個夜晚;想起某個放學的傍晚,自己看似高傲冷酷的臉龐;會想起很多很多,有關一個人和另一個人……
她大概會有一點懊惱,帶著點后悔的那種,想著什么時候能回到從前,比如說昨天。但又想著還是算了,能做的還有很多。還好還好。
后來的某一天,她也會期待吧,也有這樣一個小小的Ta,等待著她去守候,就像很多年前的那個時候,媽媽還是個小小的女孩,對,就是那個時候。
也曾有個小小的夢啊,守護一個小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