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女排時隔十二年再次奧運登頂?!啊迸啪瘛耙幌伦映闪藷崴言~匯。專家學者和主流媒體們對“”女排精神“做了詳細精到的解讀。那么,到對什么是女排精神?
其實,從小到大接受傳統品德教育的我們太知道什么是精神呢。從雷鋒的樂于助人,到張海迪的身殘志堅,再到無私奉獻的好干部,數不盡的優良品質和精神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國人向著理想、美好的生活前行。
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才發現精神雖然常在,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因為,這些優良的品質太寶貴了,如果人人都有了,那還要我們學習什么?我們早該學習其他的呢。
整是因為精神稀缺,才顯得那么彌足珍貴,引領著人們去追求、實現它。為什么精神稀缺呢?
因為要出現精神的地方平時我們見不著,也不知道。只有當真正困難或者危機出現的時候,我們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精神力量。
如果女排一路順風,輕松地贏得比賽,就像我們引以為豪的乒乓球項目一樣,火爆程度肯定要較現在下降不少。
女排精神之所以重提,其實不在于它真正的含義是什么。關鍵在于,女排奪冠實在是太難了,逆轉巴西,艱難取勝荷蘭,絕望中的強勢反撲。這不是偉大的好萊塢劇本是什么?
這就是精神的力量,這就是女排精神。沒有困難指數的增長,怎么能凸顯精神力量地偉大?又怎么能一波三折重現邊際遞減效應的威力?
用蝙蝠俠里面的一句話結尾: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誰不想正義凜然?
不是真金火煉,痛苦涅槃,怎能凸顯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