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要是談婚論嫁,必定會扯上房子,如果沒有房子,那這個婚姻就岌岌可危。
假若是相親的兩人,只要聽說男孩(由于傳統觀念,購房一般都會認為是男方購買,除了女孩是當地的獨生子)沒有房子(這兒指的是想要長期發展的城市),那這個親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相失敗了。
房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很多從農村來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為了立足于城市,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每天拼死拼活地工作攢錢,父母嘔心瀝血地在田地里刨錢或者建筑工地上掙錢,存錢。
他們這樣辛苦,真的值得嗎?
如果是95后些,他們肯定會覺得不值得。一套房子傾注了全家人的心血,而且每個月還要還銀行的貸款,這樣的生活,壓力太大了,毫無品質可言。自己的房子也是住,租別人的房子也是住,有這些錢,還不如租個好點的房子,壓力不會那么大,生活品質也提高了,天天過得開開心心的。
這些95后們的想法,有錯嗎?
沒錯,一點都沒有錯。是的,為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把全家人的生活品質拉下去好多個檔次,好吃的,不敢吃;好看的衣服,不敢買;代步的車子,不敢買;好的投資機會,不敢投,因為失敗不起。。。。。。
作為80后,絕大多數人會覺得是非常值得的。原因有三:
1、租再好的房子,都不如自己的小窩,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而且房子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來裝修,家里可以按照自己想法來布置。
2、房子買了,還會有升值的空間;
3、有了孩子,他的成長、教育都離不開房子的,經常變換住所,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以后他上小學了,還得有當地那個區域的戶口。無疑,房子是這一切的最佳解決方案。
他們這樣想,難道有錯嗎?也沒有一點錯。
我們常常講“衣食住行”,除了穿衣、吃飯外,就是居住了,這是我們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先滿足了這些需求,才會去追求更高的自我實現需求。
曾經的我,不以為然。倘若我有了首付款的一筆費用,我愿意把它花到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住”在哪兒都一樣。
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這么認為了。對房子的需求越來越大,為它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
幸運的是,在這幾年的租房中,沒有早晨與別人爭搶廁所,晚上爭用廚房的經歷。不然,對于房子的渴求會更高。
中國,一個人口大國,農村越來越荒蕪,城市越來越擁擠,霧霾也越來越嚴重。但還是有那么多的人紛紛不顧一切地涌入到城市中來。
城市的發展機會多,就業機會大,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等等一切因素決定了留下來的決心。
前幾年,房地產市場的泡沫,讓人民大眾買了單;這兩年的經濟環境,物價飛漲,讓大家的荷包癟了下去。但是,房地產商仍然是一波又一波地拿地,工地現場仍然干得熱火朝天的。
為什么會成反比呢?
因為咱們老百姓一直覺得房子是最重要的,即使掏空了荷包,也要購買房子,有的人甚至已經入手了幾套房。
房子固然重要,但是也需理性消費。酌情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購買相應地段的房子,如果經濟能力匹配不上,那房子就宛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