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言風語450:考前一個月的12個錦囊妙計
離中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還有實驗、體育、英語聽說三個科目的考試,很多家長感覺壓力很大,忙忙碌碌,孩子們感到無所盲從。而且家長有一種孩子不配合的感覺,學生們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這是正常的“考前焦慮癥”。
越到考試前,家長更要穩下心來。家長穩下來,孩子才能靜下來。三年初中,九年教育都已經走過來了,有一些已經是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只能順其自然。不要指望一個月的時間有奇跡發生,如果孩子順順利利地完成考試,就是最大的收獲。
在這個時候,我們更要發揮家庭的團隊作戰精神,創設良好的迎考氛圍。
在此,我們給現家有考生的家長和學生們提如下建議。
一、不嘮叨、不急躁
我們不止一次跟家長交流,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不嘮叨”。在迎考的時刻,嘮叨是最應該避免: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適得其反。
在這個時候,家長滿臉的焦躁:考不上重點怎么辦,考不上高中怎么辦,語文考不好怎么辦?這些你都辦不了,因此請你閉嘴。
還有一種比嘮叨更可怕的表情:有的雖然看似表現得很淡定,但臉上時時刻刻掛滿了焦慮。說話的語速加快了,笑容里塞滿了無奈,行動中夾雜著緊迫,在家里賭氣的情緒孩子是看到眼里。可能不跟孩子發火,但對自己的妻子或老公那就不客氣了,家庭的矛盾眼看就要爆發。這一切有時比嘮叨更壓抑、更可怕,更會給孩子造成精神負擔。
經歷了九年的教育,我們家長都明白“多鼓勵”、“多溝通”等陪伴的良策。越到關鍵時刻,希望家長們繼續秉持良策,但不一定把焦慮寫不到臉上,少一些無用的嘮叨,多一些實實在在的關心。
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陪伴孩子走完最后的一個月。因此,建議家長有意識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焦躁、不要著急,要順其自然。要安然地陪伴孩子的學習,例如晚上在家里看看書,讀讀報,打打毛衣,不要玩手機、盡量不看電視,給孩子一個清靜的環境,不做不影響孩子學習的事情。
二、不急、不躁
家長和孩子在這個時候最忌諱就是浮躁和過大的壓力,腦子里考慮學習之外的事太多,都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的,是會影響孩子的心情的。因此在這個時候,家長要心態平和,孩子才能平靜地學習。越到最后,學習的自由度越大,教師講解的越精練,給予學生自主作業訓練的時間越多。如果孩子不能深進去,還是浮在表面上,不能扎扎實實,全部精力投入在里面,在那里被動應付,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每天學習之前來一個自我提醒:我要學習了,一定要做到全心投入,四大皆空,心無旁騖。
三、不改變生活規律
讓孩子在沖刺階段吃好、睡好,是家長們最應該做到的事情。但考試前,不要刻意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作息等。對臨近考試,孩子壓力大,食欲會下降,這時要做一些孩子平時喜歡吃的、清淡一些食物,切忌暴飲暴食。食物的營養搭配要合理,盡量增加一些蛋白質類的食物,另外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飽。要讓孩子按時作息,晚上不要超過十點半。要告訴孩子,試卷是永遠做不完的,掌握學習方法和規律最重要。如果發現孩子作業超過十點半,家長可以協調下老師,直接不做睡覺。早上要盡量早起,不要養成晚上不睡早上不醒的惡劣作息習慣。
四、不要隨意改變孩子的備考計劃和策略
我們的老師都是有著豐富的教學水平,有著多年帶畢業班經驗的教師。他們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按照教育規律劃分復習的單元和進度,這些都是多年的經驗的沉積,一輪、二輪、三輪等都是有著科學依據和道理的,因此學生應該在學校和老師的備考計劃與策略的引導下有效地備考的。
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購買非老師推薦和要求的教輔資料,不要人為地聽說某個學校、某些同學使用哪個資料,哪個學校考過的某套試題,就拿來給孩子做。這樣只能攪亂孩子的計劃,于事無補。
五、不要迷信校外輔導老師
最后階段最怕家長慌了手腳,沒了方向。有的家長發現孩子沒有一點點進步,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忽然有一些校外輔導機構把自己夸得想神仙一樣,病急亂投醫,于是停課到這個輔導機構去學習。這么多年來,我從沒有聽說到這些地方突擊幾個月會有很大的變化的。前段時間我的一個同學跟我說他的孩子在初三最后三個月到濟南某輔導機構強化培訓,花了三萬多,最后考上日照技工學校。
當然,不是輔導沒有效果,對于一些學生找一些學科特長的老師進行點撥一下、梳理一下,發現一下孩子在哪些環節、章節存在問題,這樣還是有好處的。
六、不拋棄、不放棄
有的人認為,三年都過去了,最后一個月不會有大的變化了,考取高中沒有希望了;或者說孩子平時不錯,最后只要過去,就能考取好高中。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
考前一個月是提高分數的黃金時刻,也是滑鐵盧的關鍵時刻。特別是一些需要背誦記憶學科、一些需要歸納整理的學科和綜合理解的學科,是提高成績的重要時刻,甚至多一節課效果都不一樣。同時也是規范考試的重要的訓練時刻,如果不能把握考試規范,書寫潦草、答題不完整,可能失分很多。
在這個時候,不能出現重大情緒上的變化,不能反反復復的情緒波動,因此家長要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溝通,保持孩子平穩不波動。
七、勞逸結合。
前段時間有個學生因為運動會受傷,導致信息中考受到影響。越到最后,身體素質更關鍵。中考是一個綜合工程,不僅僅拼智力,更是拼體力。因此最后階段,身體上不要出現意外。很多同學心理重,學習效率越容易下降,甚至身體抵抗力嚴重下降。所以,以后這一階段身體是病不起的,是得不起病的。怎么辦?跑步。跑步可以克服心煩意亂、精力不集中;跑步可以提升睡眠的質量。因此,我們考前要和平時一樣,每天鍛煉半個小時以上。
八、學會歸納整理總結。
中考考的不僅是題目,而是規律和方法。在復習階段我們做了成千上萬的題目,到了中考一換題型就不會做了,就是沒有掌握規律和方法。因此最后階段,學生一定要跳出題海。要善于總結規律,善于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而不在一城一池上糾結。要把知識形成系統,形成完整的網絡。
九、回扣課本。
其實每年的中考難度都不是最大的,要平時做的題目相對容易些,一般難中易7:2:1的比例,而中考得分率達到75%考上重點高中的沒有問題。問題的很多學生連容易題都會失分。因此最后階段回扣課本很重要。回扣課本的方式有看課本、看錯題、看筆記等方式,老師會講很多。
十、題外得分。
2017年我參加生物中考閱卷,發現有兩個問題值得大家重視:一是書寫真的很重要。閱卷的老師一般是大學的研究生和高中的老師,閱卷任務又非常地龐大,如果寫得不規范,閱卷老師是沒有功夫跟考古一樣仔細,因此書寫一定要標準規范。二是答題要規范。我們考完生物和地理,大家感覺生物很難,地理稍容易些。但實際出來分后發現地理反而分數不高。個別學生覺得我都做對了,為什么分數不高,就是答不到點子上。例如生物學科的一道題簡答題的回答需要三句話(三段論),多數學生只答了一句話,肯定一分也不得。例如題號寫的①,外面是個圈,你非要改成(1)或者直接1,就是答題不規范的表現。這樣的問題在數學學科表現為漏掉步驟或原因,在語文、思品表現為答不到點子上,失分是很嚴重的。
答題過程還要要先易后難,先吃肉,后啃骨頭。最難的題目一定要放到最后。把得分的容易題先收在自己的手中,難題實在不會就是放過去也無關大局,要會舍得。
當然最后階段最重要的“寶貝”就是努力。在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擁堵,我們近80%學生能夠上高中。當然你自己不努力,誰都救不了你。希望同學們在老師家長的協助下,跨好人生最重要的一道門檻,為今后的人生臺階打好基石。
?qq???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