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丟由。這筆名我已經五年沒用了。過去這五年的人生像是很多人的人生的縮寫,但我明白,萬事萬物淺嘗而止的人生就像一個故事簡介,沒什么值得深鉆的東西。但是我也從這些新奇古怪的經歷中彌補了殘缺的童年,看到了未知的自己。
我九五年生人,十七歲因為戶籍問題被迫留學。在新加坡某野雞私立學校苦讀一年A水準,成為班上唯二被所謂“亞洲第一高校”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錄取的學生,還被登報慶祝,頓時實現咸魚翻身。?
那一年備考大學的痛苦即便現在想起來也覺得胃冒苦水。自那之后我就有了嚴重失眠、思想極端的壞毛病,凡事從不設計Plan B,一旦失敗便一蹶不振,覺得成為人中之龍的愿望就此沒戲,而屌絲本質已然重現端倪。
我苦苦哀求上天不要再讓我回到那個費盡全力嘗試擺脫的“普通人”形象。
上帝老人說,你去街上撿撿破爛,撿到什么形象,我就給你什么形象。
于是17歲我第一次獨自出行,目的地泰國。?
在那短短三天的行程里,人生的一扇新窗打開:我終于得以實現在沒有家人監管、沒有固定思維約束、也沒有社交恐懼癥作祟的情況下,和一切出門尋找自己的人打交道。
有月薪低微,卻猛足勁省吃儉用,去看世界的姑娘、有夢想環游全球,卻在泰國創業而且生意興隆的小伙子。大象的眼淚、沒有護欄的火車、海邊的祈福花碗…都深深留在夢中,至今難以忘懷。
為了考大學一年不被誘惑,我已盡全力壓制自己對外界的好奇,而這次旅行將干涸的情感世界潤濕了一些。
但我想要更加豐厚的情感世界去體會愛與被愛,于是我必須不停走動。
大一我經過三輪選拔,從125名參與者中脫穎而出,成功加入所謂“世界第一辯論隊” — 新國大辯論隊。
于是我大一和大二的兩個寒假分別去了北京天津秦皇島,還有香港澳門廣州和當地高校打比賽。那些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們連夜擠在小小的賓館大打嘴仗、大家拼命讀書查資料,再把死氣沉沉的硬知識通過精妙語言技巧玩得花樣百出的日子讓我又是沉醉、又是窘迫。
如果你有一個“論點”,就要保護它。
沉醉在于自己終于有了保護自己觀點的口才,窘迫是強者如云的環境下有所成就實在難上加難。再加之注重比賽技巧的辯論隊和我的初中:“成為一個真正能夠議論時事,敢言敢為的人”,有些出入,便并未努力讓自己發光發熱,不過的邏輯能力確實大大提高,讓我在今后的社團運作和創業中得心應手。
大一的假期,我一個人背包50天,去了臺灣、日本、韓國。那時候的我像是在商場關門前沖到打折柜臺的家庭主婦一樣,熱衷于將行程安排得像工作表,馬不停蹄地追著時間跑,生怕錯過一片飛羽、一尖白塔。
可是有一天晚上,當我的前任被這行程折騰得毫無生氣后,和我進行徹夜長談。
我一開始斗志昂揚地嘴硬:“年輕就是要經歷更多的事啊!”卻突然發現其實有時候去盡可能多的國家、看更可能多的風景,是為了把朋友圈裝點得更漂亮些。
從小肥胖普通的我實在是沒能逃離自卑的魔爪,總是想著被別人刮目相看。
我在他懷里大聲哭泣。
才發現:“年輕,就是要經歷更多對的事情。”
旅行對人的改變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會有人突然對你說教人生道理、也不會有人逼著你抄三字經,但是通過和舒適圈之外的人不斷碰撞,你看到你自己。不僅自己的勇敢,還有自己的怯懦。
45天長途旅行后,我去了泰國做了六周的志愿者。
我住的那家子人是學校的教導主任和副教導主任— 她們是姐妹。教師在當地收入高,于是我很榮幸地過上了兩套別墅隨便住的生活。
但是我是去支援別人的,這點初衷不能忘。
我的泰國媽媽們擔心我獨自出行危險,又怕我太悶,每每吃飯后便騎著小摩托帶我在村里轉悠。我看到我的學生們,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初三班,都聚在一起玩耍:在田地里瘋跑、在牛背上大叫。在那些高腳樓、茅草屋前,他們看到我,便雙手合十,向我鞠躬問好。
六周,我被幼兒園小朋友折磨得又哭又笑、看到自信聰明的人妖同學從未被朋友嘲笑,反而因為自己的優秀被學校推薦去了英語比賽、參加僧人七天絕食儀式時,看見整個村的人送上百家飯、見識到了當地首富的豪華婚禮還有一個學生車禍意外身亡的葬禮。悲喜交加。
泰國的云朵是特別立體的,天空也藍得令人發慌、不敢直視。看著人們在這不算發達的環境中作樂,我那顆總也是功利思考的心開始動搖。離開前,我撲在泰國媽媽懷里大哭一場。
除了四處經歷,我當然也是要學習的。學校還不錯,大家都很努力,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作業的截止日期讓我長期熬夜,而且擅長熬夜。辛苦的作業也讓我更加珍惜旅行的時光。
我一直想做舞臺上最耀眼的明星:去撿起我三歲開始學的小提琴、去爭當最佳辯手、去學習很酷炫的舞蹈...可能是高手太多,也可能是資質太差,樣樣平庸。我也沒堅持,離出人頭地的夢想越來越遠。
對人生失望之際,我接手了學長的一個老人院志愿者項目— 要知道志愿者是我覺得最浪費時間的事情。幫別人做一些重復工作,看著一點也不酷,而且也學不到有用的技能。對,當時的我就是那么勢利。
但是人都是會變的。我通過自己還算敏銳的“市場感”專打中國學生“想要快速攢到足夠志愿者分數、并盡可能節省時間學習”的痛點,成功將原來不到十人的隊伍變成浩浩蕩蕩的三十余人,讓更多無依無靠的殘障老人有機會暫時告別老人院,去呼吸新鮮空氣。?
除此之外,我帶頭籌劃組織了“和老人一起做黃梨派”和“幫老人去植物園照藝術照”的活動,場場爆滿,均收獲100%的參與率。
與此同時,我看到那些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中國同學的改變。他們像寵孩子一樣逗老人開心、為老人的一舉一動著想、自費給老人做禮物并親自送過去,更有甚者聽到老人的故事號啕大哭。我心也非鐵打,在每周活動中不但找到自己領導力和調動能力的“天賦”,還總是被“不酷也沒用”的人間善意感動--似乎沒用的東西,也挺美。
相比于這些孤獨、殘缺、被動的受助者,我的那些小煩惱算些什么呢?
管理社團同時,我上了了六門課程,還參與了兩個飛行器的制作項目。從小對高空的向往讓我對此著迷且投入。
一款飛行器是“巨型無人機”,甚至被送到英國。威廉王子也進行了試坐--雖然他做的時候沒成功飛起來。
另一款是學校受BBC一欄節目邀請,進行飛行器的制作。這個節目去世界各地高校,拍攝新奇科技產品的制作過程,叫做:“MACHINE IMPOSSIBLE” —不可思議的機器。?
我們花了短短三個月制作出這世界上最輕的飛行器。我還被派到泰國進行了專業滑翔傘訓練,并順利完成基礎課程。
每天早上,我和其他三位男性飛行員試圖在難以捉摸的海風中操控巨大的滑翔傘,有時候被拖在地上滑行幾十米,有時被直接扔下小懸崖,甚至掛在樹上。有時正為自己的成功飛行歡呼雀躍,最后落在玉米地里,被亂七八糟的傘繩纏得像玉米和穗子一樣;有時候眼睜睜看著隊友在路過的冷飲車上買冰棒吃,自己卻只能在天上飄著...?
滑翔傘教練發家于彩票行業,自己擁有四架飛機、五家餐館、還有一個偉大的愛好并做得相當出色:他是泰國國家隊滑翔傘教練。平凡的我,已經見識到太多在各行各業都做到頂尖的人們,不得不虛心請教、暗自下了努力的決心。
大二的假期我去了美國黃石公園進行兩個月的打工旅行。已經兩年過去了,我還堅定地覺得,如果我死了,請把我的骨灰撒在黃石公園。
黃石公園改變了我的人生。這是一片荒郊野嶺。荒到只有九千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里面只有七個村莊。我的工作地點是“老忠實村莊”。這里有耗費億萬年形成的間歇泉,每20分鐘準時噴發,十分“忠誠”。還有噴發蒸汽將整個世界渲染得美麗如仙境的地熱泉,因為超高溫、和一些化學物質的存在,湖水里沒有任何微生物,因此清澈碧藍。
那些絕美的風景有時候會是殺手,而那些電視宣傳片上可愛的動物也不是省油的燈。去那里第一周,一個瑞士人就被熊吃掉了;一個月后一個加拿大人掉入地熱泉,不但瞬間失去生命,兩個小時后被化學物質腐蝕得尸骨無存...大自然的巨大原始力量重建我對世界的認知。我開始對那無形的命運、和那冥冥之中指引眾人命運的神秘載體充滿敬畏之心。
這個地方,沒有什么不可能。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會發生,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將留存,所有的惡意詛咒也會在未來某日生根發芽。黃石公園真的有神秘力量。
每天晚上,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打工旅行年輕人湊在篝火邊烤棉花糖,聽基督學院的學生被上帝拯救的故事。我們和本地人關系很好,他們便樂意開車帶我們去黃石各處轉悠,看那層巒疊起、白雪皚皚的山;大火燒盡、春風又生的原始森林…
我們從4000+海拔的雪山上墊著雨衣、順著新鮮的雪滑下一千米的山體;跳進河里用叉子叉魚;每天上午我們在各自的地方斗志昂揚地打工,下班后便一起去徒步,將所有的煩惱吼給大山聽。
最后一個周末,我和一個好哥們背著帳篷在荒無人煙的野生森林駐扎,邁過大大小小幾十條河流、翻過高高低低數不清的雪山,甚至走出黃石,來到了更加不受管控的原始森林。沿著山頂雪路一直向下,兩個人走得戰戰兢兢,甚至留下了求救字條。
最令人膽戰心驚的是,我們一不小心踏入狼的地盤,被一聲嚎叫和接二連三的狼嚎嚇得后背濕透,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快步離開了。?
第三天,我們食物耗盡,便在路邊揪草吃。正巧從出口進來一隊牧馬人,正帶著馬隊進山伐木:“你們是一整年來第一個走這條步道的人。”
我和隊友簡直要抱頭痛哭。那晚,星空下,大家一邊聽著吉他,唱著《AMERICAN PIE》,一邊回憶著過去幾日的艱難和永遠扎根記憶的碧水藍天、原始老林。
經歷過最古老的生活、在原始人的游樂場打足了滾后,我簡直勇氣十足,只想快刀斬亂麻地解決那些曾不敢觸碰的問題。
雖心如刀割,我主動和志趣不同的前任道別,也呼吸急促地和艱難相處了小二十年的母親打電話:“媽,我覺得你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她罵我不懂事,掛我電話,拉黑我。
但是有了原始森林的力量,我明白這些爭執都是必經之路:世界上能對你負責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都不為自己的幸福努力,當下的苦痛又能責怪誰呢?
終于,我打動了她,也順帶想明白了當下性格缺陷的前因后果。
與自己和解后,心中舒坦多了。停止強迫自己對每個人付出同樣熱情后,我的朋友圈變小了,卻也精致了。我不再想著去討好別人,只想著卻和志趣相投的人挖掘愛好和夢想,幫助彼此成為對方想要成為的人。
你瞧瞧,黃石公園幫了我這么大的忙,我做夢都想以后長眠于此。
在接下來為時一個月的環美國旅行中,我們拜訪了東西各8個城市。
我在紐約聽早期移民的舅舅講他開氣功館、賺得盆滿缽滿的故事,我聽身為芝加哥大學教授的叔伯爺爺講述他的學術精神,我在俄亥俄和高中同學慶生,兩個人喝了五攤兒,都爛醉如泥,卻開著車在顛簸的公路上飛馳,讓暴力的音樂炸醒每一只沉默的羔羊、在三藩和韓國認識的驢友共享大麻早飯,又暈乎乎地去拉斯維加斯賭幾個飲料的小錢。我們住在車里,在小學操場扎帳篷,睡在陌生人家里…?
回來后,我很自豪地撕下別人的期待:“我去美國不是教中文,也不在黃石公園做中文導游,我就是個洗碗的、擦地的、賣禮物的。我很開心,如果可以,我還想再來一次。”
美國公路旅行時讀了很多創業的書,回到現實生活便激情四射地想伸展拳腳。于是我進行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手工堅果 — 我發現,在歐美國家超受歡迎的各種口味的堅果,很難在亞洲找到,再加之當今健身文化在亞洲橫行,將堅果做成健康零食售賣一定會火爆。
真是好一通折騰。最后沒什么大成就,但是經歷了帶隊、招隊員、市場營銷、廣告策劃…等玩下來,賺夠了一趟旅行錢,
最重要的收獲,是我在不停試錯中發現了對于創意工作的極端熱愛。? ?
對了,創業半年同時,我在世界五百強的藥劑公司做了半年全職實習,準備著雅思和人生第一場馬拉松,也因為之前的志愿者團隊表現優異被提升為350人志愿者社團社長,管著7個海外項目,7個本地項目。與此同時,我開創了新國大第一個非醫學生背景的“臨終關懷項目”,四處找合作醫院,組織臨終關懷訓練營。
更夸張的是,那個時候我還得應付、考驗李大白的執著追求。
后來雅思7.5,馬拉松4小時47,志愿者項目直到現在還在收集源源不斷的愛心反饋給社會,我和李大白也確認了眼神、理想和三觀,最終在一起了。
生命在于折騰。經歷許多后,我確定了自己人生的關鍵詞:奉獻、科技、管理 — 我想在一個能為人類做貢獻的科技公司做管理人員。當時對虛擬現實很感興趣,便去實驗室應聘,大跟美國老板討論自己的夢想:用虛擬現實幫助更多中國孩子在旅途中尋找自我。
于是他給我這個本科生獨自照顧兩個“機器人”的任務。可他出身軍隊,脾氣暴躁得不行,在我每一個碌碌無為的科研日對我大聲批評。
內心的緊張和一事無成的愧疚讓我一度差點再次陷入自卑輪回,偶爾還會沒出息地哭泣。大家勸我放棄,為這樣的老板不值得,可是我做不到。于是我每周在實驗室睡兩天,有一次被保安捉到差點記處分,終于在實習結束時超額完成他的任務,并收到了“Return offer”。
我沒有選擇留下,因為這老板太可怕了。但奮斗的回憶是甜的,我依稀記得,那兩個月,我學習并適當應用了五門編程語言。
之后,我用自己實習的錢帶爺爺奶奶在新馬泰自由行15天,第二年他們就雙雙病了。我十分慶幸當時的果斷,不然也沒有機會帶生命中最親愛的人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了。
和李大白一通挑戰了印尼最高火山林甲尼后,我便開始了自己的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交換生之旅。
我那時候已經計劃好了:不要再四處晃蕩,去認真做好一件事。可是德國銀行不配合我的遠大志向,之前存的生活費因為各種手續拿不出來,讓我一度過上借錢度日的生活。每天光往返銀行的時間都夠我看一章《紅樓夢》了。
一氣之下,我把自己的獨人雙層小別墅學生宿舍租出去做了airbnb,還自行設計了self check-in的guide。因為學生宿舍地理位置好、環境佳,很快便被訂滿,不但解決生活費還有出行費用。在家時我睡地上,客人睡在二樓臥室;不在家時,我便拿著住宿費滿歐洲跑。
那些在慕尼黑的日子里,我每個周末都和德國學生會的人、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去阿爾卑斯山區爬山。我的速度很快,雖然那個時候我的體重基數很大。
超越別人的成就感,和新鮮的阿爾卑斯空氣讓我宛若新生。那些日子,我和朋友們白天爬山,晚上去火車站吃新疆大盤雞,因為共同愛好發展出穩定深厚的友誼。
我本以為本以為一切就會這樣進行,可是我遇到人生一個大坑:越野跑。
第一場越野跑是希臘的奧林巴斯山,100公里全程,外加8000米爬升。他們說我是第一個參加這比賽的中國人。
我輕敵又自大,毫無準備就上了場,最后摔得一塌糊涂、上氣不接下氣,三個希臘大叔送了回去。一路上我見到中暑的人們被送往醫院、見到扭腳的人們堅持前行…我從沒有遇到過一件事讓如此心生向往。
我想把它玩好。于是我花了更多時間查資料、訓練。
一個月后的第二場比賽是瑞士日內瓦,160公里,和10000米+爬升。
我知道我輸定了,跑到后來掉了九個指甲、腿上都是傷口,躺在帶著露珠的草上,聽著牛羊的鈴鐺,望著阿爾卑斯山上的繁星遍布,動彈不得。我給自己鼓鼓勁,忍痛站起來繼續跑,讓傷口深一點、讓困意重一點,也讓自己的英雄夢更真實一點。
那之后,李大白到歐洲給我過生日。攤上我這樣的瘋子他真是可憐。我們一起在西班牙圣地亞哥朝圣之路騎行700公里,費時7天,帶的都是最簡陋的裝備。
自己修車、自己綁包,睡過面朝大海的七星酒店,也在空無一人的教堂里搭帳篷,更有一天實在太累,拿出瑜伽墊在大街上結結實實睡了一晚。?
一路上兩個人有歡笑也有吵鬧,讓我更明白曾經看重的那些擇偶條件,像是相貌、身高、才華……都不及一個懂你、支持你的人來得重要:相愛,就是幫助彼此成為對方想成為的人。
回到新加坡,我已經大四。上課期間,我在一個當互聯網跑步類的公司實習過一陣,結識了不少運動狂人。與此同時我還在堅持訓練,終于在開始越野跑三個月后,從一個10公里跑不下來的70kg胖子,變成一個26小時跑100公里,外加5500米爬升的65kg的胖子。
純靠肌肉和毅力。?
在那之后,跑步成為信仰。夢想和人生目標的制定也開始變得更加靈活。
我突然明白,或許我相貌平平,但是我內在的毅力和一系列的才華才是我最終歸宿。此時此刻我清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也明白怎樣才是最好的選擇。這一路的自我探尋不容易,40%來自路上,30%來自書本,還有30%來自于身邊人帶來的感悟。現在的我值100分,我相信我會有個很好的未來。
最后的最后,畢業典禮上,我終于明白:大學不會告訴你們未來會做什么職業,因為你出生時可能數據工程、人工智能這些詞都還未普及,你又怎么說,我的未來是做數據分析呢?
大學是讓你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哲學,幫助你在人生的每一個岔路,做一個不會后悔的選擇。
17歲到23歲,342天在路上,四大洲,17個國家。
走了那么遠,其實我內心最欣賞的,是那些終其一生、做好一事的人。我曾和那么多人擦肩而過,互稱好友卻再也不會相見。我的未來,不想做過客了。
我挺死板的,去那么多地方,見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人生,心里還念著自己那點小情懷:盡綿薄之力為人類的總體幸福感提升做出一些貢獻 — 當然,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方式是最好。比如說,環游世界不是我的夢想,能夠讓每一段青春都是貨真價實的青春、讓每一個中國的小孩子都可以選擇環游世界才是我的夢想。
就這樣,祝自己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