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若姝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是極為焦慮的。焦慮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快速地實現財務自由。
直到我讀了蘇聽風的新書《你的氣質里藏著曾走過的路》,我的這顆煩躁不安的心,才終于沉靜了下來,才對自己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才重新找回了自己寫作的初心。
蘇聽風,青年作家、書評人、深圳讀書會理事,她曾在2016年出版過《你所甘于的平凡,其實是平庸》。
在這本書中,蘇聽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身邊的故事告訴對現狀不滿、對未來焦慮的年輕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書中40篇文章中,最引起我強烈共鳴的一點就是蘇聽風始終不急不躁地堅持對寫作的追求。
小時候的蘇聽風立志要成為作家時,她身邊的人都嘲笑她,他們都認為她是異想天開,根本不可能做到。那時候的她,孤單落寞,朋友也很少。
于是,沒有人來找她玩的時候,她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小板凳上看書。
初一的時候,她在一本作文書上發表了一篇作文,身邊的人還是認為她只是一時走運,想當作家,真是心比天高。甚至還有人直接對她說:“當作家這件事,肯定是有人可以的,但一定不是你,因為當作家是需要天賦和才華的。”
面對這些冷嘲熱諷,蘇聽風盡管有過無比的糾結和掙扎,然而,她卻始終沒有切斷自己要走的路。她依然風雨無阻地每天寫日記,努力讀更多的書、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虛心向會寫文章的人請教,讀她喜歡的作家的所有作品并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練習寫作。
后來,為了給自己的寫作夢想以更充足的養分和成長空間。當周圍的同齡人都在陸續選擇結婚生子時,她卻又在眾人的非議和不解中,毅然決然地辭掉了那份令人羨慕的有著可觀收入的高大上的工作,離開了小城,來到了一所超級大城市,從事著一份只比城市基本工資多幾百元錢的、說不上有什么發展但卻和讀書有關的工作。
有將近差不多兩年的時間里,她走得甚是艱難,她一邊忍受著改變的痛苦,一邊驕傲地跟那些不理解她的人說“我愿意”。
因為她一直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她不像有些人口號喊得響亮,卻只是兩眼一抹黑的瞎走。
在那個陌生的大城市里,她一邊努力尋求著自己的存在感,一邊利用所有空閑和周末的時間看書學習。
期間,她也有過痛苦、無奈、郁悶,也會在別人拒絕和批評時流淚,然而,她卻從未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文章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開始出現在報紙上、雜志上、網上,還有出版的書上。與此同時,她也終于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想要的一切終于一一實現了。
曾經那個平凡而又瘦小的女孩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當今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想要改變和實現夢想的想法很容易產生,然而真正能夠沉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的人卻很少很少。
大多數人想要出人頭地的想法都太過迫切和強烈,為了短時間內達到目的,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報各種各樣的速成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各種各樣的套路。
卻獨獨忘記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任何一項技能的練成,都必須經過長期的刻意練習。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而夢想的實現更需要長久的努力和堅持!何況寫作這樣一件需要長久學習且見效慢的事情?
蘇聽風從小立志成為作家,小學六年級就已經讀完了諸多名著,十幾年如一日的耐著性子堅持寫日記、堅持閱讀和寫作,才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才有了今天的蘇聽風。
正如卡夫卡所說,努力想得到什么東西,其實只要沉著鎮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而如果過于使勁,鬧得太兇、太幼稚、太沒有經驗,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個小孩扯桌布,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只不過把桌上的好東西扯到地上,永遠也得不到了。
所以,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
你若篤定,世界便不浮躁;你若堅持,定會發光!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其他關于女性話題的內容,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不妨抽空讀讀這本書,相信在蘇聽風淡淡文字中,你也同樣受益匪淺。